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在教育部和中央电教馆的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四川省着重抓好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围绕科学发展、振兴四川教育的主线,团结拼搏,开

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在教育部和中央电教馆的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四川省着重抓好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围绕科学发展、振兴四川教育的主线,团结拼搏,开拓奋进,以科学发展、不断创新的精神,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教育工作会和《规划纲要》为四川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创崭新环境

去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战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的重要里程碑,为今后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抓好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省教育战线的重大任务。

2010年12月21日-2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同志、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社会全面实施《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这是在我省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四川省《规划纲要》确定了未来十年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针,确定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达到902万人,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22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0%。《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行了全面部署,确定了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等“八九十”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八九十”即“八大教育提升计划、九项重点建设工程、十大方面改革试点”)。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任务是:“加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逐步建成数字化校园。加快省、市、县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扩大网络教育资源服务覆盖率。建成较完备的省级教育管理平台。大力推进虚拟实验室、数字化探究性实验室和数字化实践基地建设。”
实现上述目标,任重道远,需要教育信息化工作发挥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对此,我们要求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战线特别是电教系统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认真思考、科学谋划未来一段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四川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 “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通过多年努力,四川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

(一)通过重大工程实施,初步构建惠及全省农村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大多数普通高中、部分初中和小学建成不同程度的校园网;农村中小学基本建成了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或计算机教室;中小学生拥有计算机的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了8.4亿专项资金,为农村中小学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15766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8114套,计算机教室4506套,基本覆盖了所有农村中小学。在我省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基础教育软件与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初步建成基础教育资源库,使“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理想逐步成为现实。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各学校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愈加迫切。我们坚持把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作为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大力推进,着力加大资源的整合、管理力度,提高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并取得初步成效。自省电教馆建成“四川基础教育资源网”以来,省级资源库引进了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与兄弟省份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保留了充分的发展和扩充空间。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为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构建了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

(三)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绩,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全面展开,应用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对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有力支撑。几年来,经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逐步推广,各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显著增强。

    (四)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深入开展,取得丰硕的成果,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我们充分利用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成果,积极开展教研、赛课及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和应用活动。通过多层次、分步骤、有重点地对信息教育教学应用的指导和推进,各地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同时配合中央电教馆实施一系列先导性和实验性的国际合作项目,将国际领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农村常规教学,以引领和探索广大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同步学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途径。我省开展国际项目工作成绩突出,在全国同类项目中收益最高,仅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就得到1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占该项目全国资金总投入的1/6。2009年10月我省更以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的成功案例作为重点向全国推广经验,受到中央电教馆和全国电教系统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我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学校设施设备数量不够、水平普遍偏低,特别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软件建设相对滞后,师生信息素养不高、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能力不强,设施设备闲置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要作用的发挥。

当前,四川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处于承前启后的新时期,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等一系列挑战仍需要我们把握机遇、加快步伐。在清醒地看到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一定会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努力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四川省“十一五”期间主要教育信息化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10年,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坚持硬件配备和资源建设两手抓,从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率,到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四川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省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提高,特别是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依托重大项目,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全省电教系统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全省以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配备为重点,总共投入经费8.4亿元,建设模式一学校1.57万所、模式二学校8千余所、模式三学校近5千所,覆盖乡镇初中及以下的绝大部分农村学校,极大改善了全省学校信息化装备条件。2010年,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项目管理上,切实发挥项目效益,并将2007年项目结余的3200万资金全部安排用于94个革命老区县及地震灾区县采购液晶电视,有效促进了各地学校“班班通”建设。二是组织实施多项国际合作项目。重点抓好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灾区教师培训项目”等,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帮助广大农村教师提高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力。这些项目普遍具有技术手段先进、教育理念新颖的特点,较好地调动了学校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省电教馆指导的我省农村学校项目作品获得多项国家一等奖,得到中央电教馆的高度评价。

    (二)立足资源共享,切实加强软件建设与推广应用

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我们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软件建设上,通过资源开发建设和推广运用,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2009年,我省引进中央电教馆资源库,建立了“四川基础教育资源网”,与兄弟省份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学校提供了大量符合教育部资源标准的教育教学资源,目前“资源网”已拥有资源超过24万条,发布信息1.5万条(篇),注册教师近14万人。

    与此同时,结合我省新课程改革,还研究开发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四川省民族地区优秀示范课案例》、《高中新课程培训》等一大批符合四川教育实际、服务中小学师生的优质教学资源;配合学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摄制、编辑《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等专题教学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频道播出,为做好灾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灾后精神家园重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着眼实际运用,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十一五”期间,全省电教战线按照“用起来”的要求,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省级培训中心、市(州)工作站、县(区)学习与资源中心三级联动,相互配合,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仅2010年,全省就组织培训教师8万余人,其中网络培训3万人,2.7万名教师通过了国家级水平考试。此外,通过组织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各种竞赛活动,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四)深入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加强信息化应用指导

各级电教馆高度重视教育技术研究和实验工作,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指导,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题研究,加强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建设。去年,我省已完成11项国家级课题、 50余项省级课题的结题鉴定。在四川省第十二届电教科研成果评审活动中,共评出省级一等奖17项。“十一五”期间,为顺应形势发展,我们修订了省级示范校评估验收标准,继续推进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5年内,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等62所学校新增为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四、下一阶段四川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实施全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起始之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2011年 ”年度建设任务,为38.6%的中小学、2.97万个班级提供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满足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需要,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以“两基”迎国检工作契机,提升远程教育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011年四川省“两基”工作将迎接国家督导检查,这既是对全省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检阅,也是全省教育形象的集中展示。针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职责,就是抓好以农远项目为重点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管理及应用,通过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进一步推动各地远程教育发展,提升远程教育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督促各地坚持严肃认真、全面系统、科学求实的原则,充分利用契机,对农远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查总结,了解掌握本地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设备配置、管理、维护及应用情况。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整改,通过“两基”检查促进全省现代远程教育继续发挥良好的持续效益和社会辐射作用。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刻不容缓。我们一方面将应用多种方式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员培训,采取通识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将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出台相应政策,落实培训经费,不断规范教师继续教育,构建和完善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教师现代技术培训体系;同时,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做好培训规划,完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大规模、低成本和高效益”的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教学,循序渐进推进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四)深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全省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完成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建设实施,加强资源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立省市县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此中心任务,全省将以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以全省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学校为服务主体,以资源服务、教学指导应用和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通过引进共享国家优质资源,组织优秀教师开发具有我省特色的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征集全省各地的专题学习和乡土教材资源,购买和共享国内优秀素材资源和文献资料,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教师远程网络培训等方式,构建省、市、县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服务”的模式,以支持教师备课和教学活动及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为主要特色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拟在今年内初步完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五)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课题研究及应用交流活动

一是加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管理、评估、指导与创建工作。筹备召开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示范学校会议,总结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和省现代教育示范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经验,积极推广实验校和示范校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与成果。

二是抓好课题研究和信息技术应用活动。组织、指导“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和省级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结题鉴定,做好“十二五”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抓好课题过程管理,做好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加强“三种模式”的应用研究,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围绕远程项目开展以资源再开发、教学应用为主题的研究、交流和赛课活动。

三是继续实施对外合作项目。抓好教育部与微软(中国)合作的创新教师和创新学生项目、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研究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引进和消化,争取新的合作项目。

(六)找准定位,拓展服务,不断加强系统服务能力

基础教育信息化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电教系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电教系统承担着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实施和管理的重要职责,承担了开展信息技术服务的专业技术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电教系统要抓住当前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电教馆系统自身建设,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人才强馆战略,重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岗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规范运行,不断增强全省电教战线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的空间。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