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服务海西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工程,是福建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推进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在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服务海西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工程,是福建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推进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在教育部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福建省教育厅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情况
    2002年我厅成立了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厅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厅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处,负责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此后根据机构设置及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对福建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做了相应调整。
    我厅还成立了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设专家组,由有关高校和单位的信息化专家组成,负责为我省教育信息化提供决策咨询。
    科学技术处做为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依托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省级教育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基教处、高教处、职成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处、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省电教馆、省生供办等相关部门根据自身处室职责分工组织实施相关业务范围内的教育信息化(包括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在建设经费的投入上,根据实际实施的教育信息化项目进行专项经费投入,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的合理规范使用。
    二、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省级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规划建设福建省教育科研骨干网。我厅制定了《福建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规划》,提出构建覆盖全省各设区市、并向县(市)区辐射的福建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FERNET)。该项目将于今年启动建设。
    2.大力推进福建省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福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推进和落实省教育厅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组织力量进一步完善网站三大功能模块,增强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功能,探索建设公众服务平台。2010年,全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福建省教育厅网站排名第一;“首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福建省教育厅网站获得省级优秀教育门户网站第一名。
    教育厅机关全面普及OA软件和公文电子化管理,该系统主要由公文交换处理和日常行政管理系统组成,为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公文处理提供网络化的工作流程,实现公文办理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一体化,日常行政管理信息化。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启动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我厅目前已在福州地区大学城新校区开展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成立了“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工作小组”,下设元数据建设专业工作组、通用服务支撑专业工作组、引进数据库专业工作组、网上服务专业工作组等4个专业工作组,并分别依托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组织实施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作,确定成立了由厦门大学图书馆萧德洪馆长任组长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论证特别工作组”,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展调研和论证工作。下一步该项工作将拓展到全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
    2.高校校园网已经进入新一阶段的建设。高校校园网基本都具备了高速宽带连接校区及学生公寓的校园网络,基本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应用平台:常见的互联网服务如邮件系统、学校及各院系、部处主页、文件下载共享、BBS公告栏、数字图书馆都初具规模;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大学、中医药大学、医科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均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并且很多高校正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校园”。大部分高校都已建成校园一卡通系统,其中福州地区大学城几所高校已实现一卡通系统互通互连。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分别建成福建省超级计算中心—厦门中心和福州中心,不仅为高校提高国内一流的高性能计算支持,也服务于地方高校、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三)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的配备,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情况列为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和普通高中达标学校评估的重要项目内容,有力推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全省的平均生机比14.54:1,平均师机比2.82:1,全省平均31.08%的教室安装了互联网接口,68.5%的学校建成校园网,90%以上的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普通高中开课率100%,小学开课率70.8%。
    2.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省投入2.63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入9000万元,1.28万所农村中小学受惠,基本实现农村初中建立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形成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水平,通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送培下乡”和“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近1万名教师,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3.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实验区和实验校建设。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先后创建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其中33所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2所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时还创建了3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依托实验区和实验校,深入开展信息化课题研究, "十一五"期间有71个课题立项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115个立项省级课题。一批高质量的,富有成效的课题研究成果已结题,课题结题的优秀率达24%,优良率达50%。
    4.组织开展全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充分利用我省的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资源,组织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设立福建师大、福建教育学院、集美大学等三个省级培训基地,近年来,共培训2000多名省级培训者及骨干教师, 11个市级培训基地将分层次全面开展市级培训者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我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多数教师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技能,70.8%教师能较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网上交流和收集资源等技能,其中18.3%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建成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以下简称“校舍系统”)对校舍安全工程的支撑和服务作用,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是关键。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校舍系统的部署工作,建立与完善推进校舍系统应用的保障机制,基本建成涵盖全省每一所中小学和每一栋校舍的校舍安全工程信息数据库,有力地促进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确保我省校舍系统应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6.建成福建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平台。目前平台拥有资源总量约85万条,注册用户16万人,覆盖了省内中小学主要学科主要版本;拓展资源平台部分功能,增加教师个人展示模块实现资源和教师之间无缝连接。有机整合高中新课程网和小学新课程网以及筹建中的初中新课程网,搭建了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网,目前浏览量近2000万。
    (四)职业与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我省中职学校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推进校园网、网络教室、多媒体实训室等建设方面取得进展。目前,全省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网络基本建成,75%的学校建立了独立的校园网站,90%以上学校接入互联网,其中75%的学校采用10M以上光纤接入互联网,部分学校建成千兆校园网,配备了专用的校园网络平台服务器。
    2.数字化教学资源初具规模。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的共同点,从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上筛选出部分适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应用的课程资源供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选用用。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特点和要求,组织人员进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已搜集整理两千多个课件以及部分课程整合视频精品案例。组织相关中职学校老师为主完成15个仿真实训操作软件脚本的编写,已进入软件的开发设计阶段。
    3.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通过开设教育信息化培训模块,举办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 管理,进一步推进中职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目前已培训了一千三百多名教师,覆盖全省各中职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
    4、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顺利进行。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主要有学籍管理、教籍管理、汇总统计报表以及后台管理等几大功能,用以实现对我省中职学校的机构信息、学籍信息、学籍异动情况、两后生、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进行有效的管理。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各中职学校都可以登录该系统,对本辖区的中职学生的学籍变动,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查询和管理。系统针对学籍异动月报告设置了相应的功能,以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时掌握学籍异动情况。2011年秋季,中职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对我省的中职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日常化形成有力的支撑。
    (五)教育城域网建设现状
    在福建省教育厅及各设区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有23个市县已建成教育城域网。其中福州地区教育城域网和厦门地区教育城域网较为完善。
    1.福州地区教育城域网。福州市教育城域网于2005年开始建设,是依托福州广电宽带城域网建立的一个涵盖全市教育行业的计算机专网。在资源上有维普期刊文库、数字少年宫、课件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电子地图、期刊阅览室、超星数字图书、读秀学术搜索、分布式资源中心以及博看教育期刊。同时还有大量的内部资源:教育视频库、智能题库、远程教育资源以及卡通动画库。电子图书库5个共计100万册、教学资源2640GB。凡接入教育城域网的学校可免费使用福州市教育局电教馆的三种资源(国资源、中央电教馆资源、浙大网络资源库)。在应用系统建设上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OA)、远程教育、网络视频会议和教学视频点播、网上中招等。
    2.厦门地区教育城域网。厦门地区教育城域网从1998年即开始建设,目前城域网主要依托电通宽带线路搭建。公共教育资源库有:方正apabi电子图书、CNKI知识网络平台、CNKI多媒体教学资源、新课标资源库、厦门六中校本资源库、厦门一中学习资源网、外国语学校资源库、网络课程点播、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超星名师讲坛、维普基础教育信息服务平台、龙之脊小学资源网。在应用系统建设上也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在线资源库和部分VOD视频点播等。
    三、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网络应用的开展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根本,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没有一个全省的教育主干网,这些应用的覆盖范围大大受到限制,大量的资源无法提供共享,严重制约了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一)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主干网,福建省各高校大多通过自己租用线路就近接入这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这二个CERNET省网中心,连接带宽不足,使得各个高校之间网络互联基本处在松散、低速状况,资源共享度不高,利用率低。而中小学之间网络互联状况更差,以市、县(区)教育局为核心的城域网虽小有规模,但仍然受限于资金、技术力量等原因,资源建设和共享等还不能有效助力现代教育。就全省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来看,绝大多数学校还处于信息孤岛状态。
    (二)由于没有公共的教育网络平台,在网际互联、信息共享交换、协同工作等方面还无法很好的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我省各级教育机构、单位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局域网络和较丰富的内部资源,但是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在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中也造成了很多重复投入和浪费。
    (四)由于没有省主干网络,无法进行统一规划,现在的各个教育机构的网络呈现出分散和星型单点接入的形式,既不便于管理,也使网络安全管理非常脆弱。
    四、福建省教育信息化规划
    针对福建省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我省编制的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做了如下规划:
    建成先进、高效、实用、安全的福建教育科研计算机网,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建成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服务;完善教育门户网站、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管理系统,建设教育电子政务和校务系统,形成科学规范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资源库群,建立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拟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完成主干网从省--设区市--县级教育机构以及高校的覆盖,省级数据中心及容灾中心,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的建设目标。二期完成主干网的延伸和完善,以及全省各地驻地网的建设改造,推进新应用的运营开发。
    一期工程预计于2011年完成,将达到以下目标:
    1.建成以福州和厦门为一级核心节点,九个设区市为二级核心节点,互联互通到县的高带宽省级教育主干网。
    2.实现网内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分类别建设高校与中小学教育资源库。一期工程建成教学资源类、教育管理类、交流沟通类、教务教学类、视频音频类教育资源共享库群,中小学资源类侧重于优势教育资源的幅射推广,着重于缩小城乡、地区教育差距,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此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基本满足现代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教学和图书资源共享、考试、招生、师资培训等的需要。
    3.在省级数据中心及各设区市,通过部署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设备,构建安全可控的教科网出口,为网内用户提供互联网访问,以及公众用户访问教科网资源的通道,并实现与CERNET互联互通。
    4.完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管理系统、招生考试管理系统,建立全省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数据库,建设全省教育电子政务和校务系统。形成科学规范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二期建设工程预计2013年基本完成,主要目标包括:
    1.教科网的延伸和完善。完成全省各市、县驻地网建设,教科网延伸到各乡镇,100%农村中心小学和农村中学高速接入。100%的本科高校建成下一代互联网。
    2.进一步开发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建成能够满足面向全民终身教育,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