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一直都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这项工作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近年来, 以“创建教育强镇”为抓手,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局领导班子以及中小学校长积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学校

南雄市一直都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这项工作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近年来, 以“创建教育强镇”为抓手,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局领导班子以及中小学校长积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
    1、以“信息化工程”为主抓,完成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近几年来,南雄市政府从 “城市教育附加”和“农村教育附加转移支付”中,先后投入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205.1万元。安装校园网宽带100m有4间学校,高中计算机室15间,936台;初中计算机室19间,961台;小学计算机室31间,1331台。实物展示仪数字49台,模拟25台。视听阅览室4间,多媒体教室120间,综合电教室15间,语音室31间,课件制作室15间,投影机136台,电子白板8块,电视机256台,影碟机91台。基本完成了中学和中心完小计算机室和语音室装备任务。建设了教育城域网、建立教育OA行政办公系统、设立了与韶关市教育局对接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实现校校有网站、师生人人有网页、中小学全面启用了校讯通,初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科科用”、“人人用”提供环境保障。
    2、珠玑中心小学以教育创强为契机,投资70万元建设了一栋1200平方米的综合楼充分把握教育强镇建设的机会,大力加强学校功能场室的建设,争取并投入资金30多万元,新装备了两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和一间科学实验室,引入捐赠图书10万元和一间“希望电脑室”,引进资金建设了一个多媒体语音室,购置了一大批体育、美术、音乐器材,装备了可容纳200人多功能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有50台学生电脑、1台教师机,1台服务器及交换机教师办公电脑为10台。宽带接入韶关教育网投资15000元,自购一台交换机、铺设了网线实现了办公联网资源共享.中心小学还投资7000元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使信息化建设更趋于合理规范.
    3、主田莲花中心小学抓住教育创强机遇,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投入10万多元,新购置了16台电脑、4个教学平台,建立了校园网。目前,学校计算机拥有量为师机比2:1,生机比为5:1,有电教平台5个,三年级以上信息技术课开设率达100%,教学时能单人单机;45岁以下教师全部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技术,45岁以上教师基本会操作使用,100%的学科和100%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课时覆盖率达36%以上。
    4、全市中小学以教育创强为契机,顺势而为,黄坑中学新安装教学平台12个;黄坑中心小学新安装教学平台6个、教师电脑软件制作室2间,添置教师电脑16台;古市中心小学安装教师电脑制作室一间,添置电脑12台;坪田中学添置教师办公电脑16台;全安中学添置教师电脑15台;南亩中心小学添置教师和学生电脑68台,水口学校添置教师和学生电脑30台;南雄一中和黄坑中学各添置了一间语音电脑室,极大地提高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水平,为南雄市“教学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由于全市信息化建设还不很完善,不很规范、不很匹配以及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师资队伍的相对薄弱等原因,造成中小学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不很高。针对这一现状,南雄市教育行政部门,顺势而为,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09〕26号)、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2009-2015年)>的通知》(粤教电〔2009〕16号)和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通知》(粤教电函〔2010〕7号)等文件精神,以“教育资源下乡”活动为载体,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做法:
    1、【以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为主渠,提高“教育资源下乡”教师的应用水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只有发展的人,只有人的现代化发展,才能推进科学发展,也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教育资源下乡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该市中小学以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为主渠,来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而促进教师 “资源下乡”接受能力和教育教学资源处理能力。
    (1)、为大力推行教育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 ,根据《韶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工程实施方案》,配合全市的“创强” 工作,于2010年6月29日上午,举办南雄市中小学教育协同办公系统,各中小学和教育局各股室有关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人数62人;有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角色版、文件夹、成员列表、内部邮件、短信、公告、公文、公示、申请专区、任务下达、会议管理、我的工资条、会议管理、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等内容。
    (2)、为了提高南雄市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校迅通杯作品比赛水平,全市以黎灿学校为主办,电教仪器站为协办,于2010年1月,邀请韶关市教育局电教仪器站谭副站长,省优秀指导教师、市田家炳中学的朱静萍老师等专家到该市小学进行电脑作品制作培训。培训内容有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网页,培训教师120人次。此次培训为争取该市今后师生电脑作品比赛获得好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组织和安排了黎灿学校刘鹏和曾宪辉、永康路中心小学的丁泽林等老师,免费到韶关参加虚拟机器人灭火比赛培训。为全市以后参加省市虚拟机器人灭火比赛打好师资队伍。推荐选送全安中心小学何增玉、湖口中心小学 陈细珍、乌迳中心小学 赵乙生 珠玑中心小学 苏根才免费参加广东省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县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班培训。
    (4)、邀请了南雄中学电脑教师钟义平老师对教师进行fash动画制作培训,培训了2次,培训人数240人次,为该市中小学教师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比赛获得好成绩增添胜数。据统计,全市中小学教师电脑制作校本培训人数530人次。南雄市城区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单位有黎灿学校、永康路中心小学、乌迳中心小学。永康路中心小学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使绝大多数教师能自如的操作电脑,制作电脑作品,制作课件,并能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提升了教师的现代化素质。
    (5)、举行了南雄市初中理化生仿真实验教学操作培训,物理以《二力平衡的条件》、化学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生物以《观察鱼鳍》,对其课题仿真实验系统软件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药品、实验步骤、实验模拟、注意事项、同步练习、实验测试等栏目进行网上操作示范培训。
    (6)、组织小学科学进行实验教学研讨,观看了南京市白下区石鼓路小学陈元元老师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声音的产生》实验教学示范录像课,与会人员还进行了讨论、交流,一致认为观看示范录像课后很受启发。
    (7)、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目的,使中小学教师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时代背景下新课程的教学方法。2010年,南雄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中级培训1212人。从而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2、【以“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为管理,加强“教育资源下乡实施”的系列管理】
    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南雄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南雄市以“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为管理,加强“教育资源下乡实施”的系列管理。
   (1)、加强了中小学多媒体教室、教师课件制作室、教师办公室电脑使用管理,并制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规章制度统一上墙。学校对教师进行了电教设备使用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按学科、年段进行合理安排,要求骨干教师每周上一节多媒体课,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做好记录,并列入教师年度考核,提高了电教设备的使用率。
   ( 2)、中小学把《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实施》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之中,并有年度计划和总结,并上交上级业务部门进行审核。制定和健全了学校《语音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功能室的内涵管理。
    (3)、学校综合楼安装防盗门、防盗护拦安装了与110接警链接的报警系统、安装避雷装置、购置遮光帘。功能室配有灭火器、安全通道;学生电脑室购置拖鞋、制作拖鞋架。
    (4)、组织中小学主管电教仪器工作的领导学习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09]26号)、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2009-2015年)>的通知》(粤教电〔2009〕16号)、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通知》(粤教电函〔2010〕7号)、省教育厅《关于征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通知》(粤教电办函〔2010〕3号)以及《韶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标准》,使中小学学校领导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以及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各学校结合《韶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标准》畅谈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工作成绩、亮点、薄弱环节以及今后工作设想。
    (5)、为充分调动中小学和广大教师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提高南雄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水平。南雄市南雄中学、南雄一中、黄坑中学、南雄中等职业学校、湖口中学、黎灿学校、永康路中心小学、主田莲花中心小学、珠玑中心小学等学校,自行组织教师学习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通知》(粤教电函〔2010〕7号)、省教育厅《关于征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通知》(粤教电办函〔2010〕3号)及《 韶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进单位评选标准》和《韶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进个人评选标准》,让教师明确《标准》,把《标准》作为任务、目标,来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让教师明确“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工作意义、工作要求,落实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科科用”、“人人用”工作任务。促进了学校电教工作上新台阶,推进教育资源应用的纵深管理。
    3、【以搭建教育教学活动为平台,提升“教育资源下乡”师生应用的综合素养】
    全市中小学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探索新课程教学思路和方法为重点,营造互动开放的教学生态环境,为师生的成长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教师们切磋教学技艺,实现专业成长创设了平南雄市以搭建教育教学活动为平台,提升“教育资源下乡”师生应用的综合素养。
    (1)、以信息教育技术为依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学校电脑兴趣小组,开展了电脑绘画和电脑小报培训。通过兴趣活动,以点促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提高。南雄市积极发动教师参加韶关市举办的“校讯通”杯师生电脑作品评比活动,2009年,我站筛选了76件优秀作品选送到韶关市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学生电脑制作获奖作品:一等奖作品4人  二等奖作品13人 三等奖作品19人 优秀奖25人;教师电脑制作获奖作品:一等奖作品1人  二等奖作品1人 三等奖作品1人 优秀奖13人。2010年,南雄市中小学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有13人进入韶关市一等奖面试,成绩在韶关各县市区名列前茅。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提升“教育资源下乡”教师对教育资源整合的能力。
    (2)、以特色课堂教学为拍摄,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地深入开展,近年来,黎灿学校开展了“常态课录像”回放教学研究活动。常态课录像回放教学研究,就是用摄像机把教师的一节信息化应用的课堂教学常态课录制下来,然后在教研活动中再重新观看录像,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进行交流和反思。授课教师就像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课堂上的表现,自己就给自己找出了一大堆的“毛病”。这样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精心准备,认真上课,使整堂课真正变成了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的平台。学校对每堂课都作了全程实录,刻录成光盘,获取了第一手的影像资料,为教师的“镜面反思”提供了条件。常态课录像的拍摄,最终使教师认识到了要提高课堂效率,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势。
   (3)、以教师优秀课堂实录为活动,共建韶关教育资源库。“教育资源下乡”的重点是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了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缩短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南雄市虽条件有限,但也积极参与韶关市教育资源的共建,2009年推荐了黎灿学校英语英语教师张帼英《A Let’ s learn and Let’ s do 》、黎灿学校语文教师陈华英《索溪峪的 “野”》永康路小学数学教师黄春华《认识整时》、新城中学数学教师朱德胜《园与园的位置关系》等优秀课例,参加韶关市优秀课例网上展播活动,为教育网优质资源的共建尽了一份力。
    (4)、以“千校扶千校”为活动舞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资源下乡行动。“千校扶千校”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通知》(粤教基〔2008〕120号)及实施方案的安排,南雄市共有18所小学、初中确定为受援学校。其中接受珠江三角洲地区学校对口帮扶的小学2所、初中1所;接受市直对口帮扶的小学、初中各1所;本市对口帮扶的本地农村薄弱学校小学5所、初中4所。通过开展“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搭建一个对口帮扶平台,构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方面帮扶机制,帮助了全市中小学相对薄弱的义务教育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校管理,改革教育教学,提高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南雄市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内涵发展起了积极地作用。
    4、[以“韶关教育网新闻报道”为路径,提高社会对“教育资源下乡”认知度]
    宣导工作是搞好“资源下乡”这一惠民工程的前提和基础,让社会、学校和教师明确“资源下乡”重要性和必要性,注重社会力量作用、注重领导的领导作用。
    (1)、重视教育内部宣传学习,组织中小学主管电教仪器工作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学校学习了《 韶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进单位评选标准》、《韶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进个人评选标准》和《关于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2009-2015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2010年,我站组织5次中小学主管电教仪器工作领导的管理会议。同时,还要求基层学校自行组织教师学习“资源下乡”等电教仪器工作的有关文件以及学校电教仪器管理培训工作。据统计,全市中小学学校自行组织学习1500多人次。
   (2)、重视外部宣传活动,我站每月出版一期《电教仪器工作简报》,每期《电教仪器工作简报》都要总结上月的工作,安排下月的工作,附有关上级教育部门文件。《电教仪器工作简报》上送有关领导及上级业务部门领导、下发到各中小学。还充分发挥韶关教育网新闻栏目的作用,每周出版一期的《南雄市电教仪器工作新闻简报》。每周向韶关基础教育网新闻栏目组推荐发表中小学“资源下乡”等电教仪器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主要经验、主要做法。出版《南雄市电教仪器工作新闻简报》其目的就是争取社会、学校和有关领导对“资源下乡行动”以及电教仪器工作的支持。仅2010-2011学年度年,发表文章60多篇,字数8.5万,这样把学校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推向社会化来关注,拓宽搞好电教仪器以及“资源下乡活动计划”等工作的时空。
    (3)、以中国移动公司校迅通为舞台,构建“教育资源下乡”家教互动新模式。为拓宽家长学校办学途径,创建学习型家庭,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信息化进程,近几年来,全市中小学充分利用“校讯通”做好家长学校工作。开通率达到95.3%以上,使用率达到80%以上,架起了家校互动信息的桥梁。通过“校讯通”,家校联系更为紧密,师生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教育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中小学积极尝试开通了(家校互动)短消息平台。截至至今,中小学通过校迅通短信平台已经发送了二百万条的短信息,内容涉及:学生成绩、教师评语、假期安排、名类通知等。特别是中小学使用省市教育专网资源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短信的形式,发至到家长手机,指导家长教育小孩。由于短信互动,方便节约,95%以上的学生家长对这种沟通方式表示认可,这样有力的加强了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更新家长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5、【以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为重点,享受“教育资源下乡”惠民工程的成果】
    应用省市教育专网的“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宝库。全市以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为重点,享受“教育资源下乡”惠民工程的成果
    (1)、以特色资源库建设为重点,推进“教育资源下乡”资源的再度开发。南雄市中小学积极鼓励一线教师参与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建设,把资源开发与教学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师的业务考核结合起来,形成制度。每学期学校除订购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料外,还要规划一定的经费自行选购各类教学光盘,不断充实学校资源。中小学根据学校自身实际,重视开发特色资源、教育科研相关的素材,设计制作教学课件或网页,逐步建成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为学校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各学科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科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素材,筛选学校优秀的传统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加工,供学生上网学习;中青年教师还利用学校购入的备课平台设计电子教案,组织学习材料,丰富教育资源网库。
   (2)、以中学仿真实验系统为延伸,促进“教育资源下乡”资源整合,仿真实验室是一个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模拟实验室,师生通过鼠标可轻松操作整个实验过程,实验仪器的组装和操作,实验化学物品的取出和放置,实验过程控制等。本学期开学以来,南雄市举行了初中理化生仿真实验教学操作培训,物理以《二力平衡的条件》、化学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生物以《观察鱼鳍》,对其课题仿真实验系统软件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药品、实验步骤、实验模拟、注意事项、同步练习、实验测试等栏目进行网上操作示范。并在全市初中学校启动仿真实验教学,学校进行了45个课时的仿真实验教学,如:乌迳中学物理教师雷丁江在九年级的《测量石块的密度》、化学教师苏九明在九年级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生物教师张运生在八年级的《鉴定骨的成分与特性》仿真实验教学中反映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活动,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实验现象逼真且有趣味性,不但让学生做实验如身临其境,而且还集娱乐与探索科学知识溶合于一体。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以课题科学研究为手段,提高“教育资源下乡”应用优化能力,南雄市中小学以课题科学研究为手段,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如主田莲花中心小学向韶关市教研室申报的《农村小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课题被立项实验。该课题选题科学合理,针对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课题组人员根据《农村小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课题实施方案,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研究有关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平台,进行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如故事激趣、音乐激趣、动画激趣、问题激趣等形式的激趣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得到提升,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4)、为了使南雄市初中理化生教师能快捷、简便把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在南雄教育局电教仪器站何庆洋站长的带领下,经电教仪器站电教专干刘志亮、黄文雄等老师的努力,通过筛选、整合、优化、汇聚了6GB的3D素材的初中理化生教学资源。此3D动画素材资源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教师为使用对象的纯三维动画素材库。素材制作上采用3DMAX影视级动画软件制作技术。并结合优秀教师的辛勤智慧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开发出高层次的、实用的动画素材为教学服务。现已下传送到全市各初级中学,学校理化生教师可以直接在电教平台使用3D动画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电化教学,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宝库,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
   (5)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和《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执行教育部2009下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南雄市教育局电教仪器站组织各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属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于3月23日在主田莲花中心小学举行南雄市小学实验教学暨多媒体教学公开课,本次的主题是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有机有效整合。
   (6)、2011年1-2月,南雄市教育局电教仪器站全体工作人员,通过登录广东省基础教育专网、韶关基础教育专网以及其他教育网的资源中心,经过比较、筛选、优化、整合了小学3-6年级的科学课程的电子教案,在新学期开学之日,向全市小学邮发了《小学科学教学文本》,为小学科学一线教师奉献一套适应性、参考性、启迪性较强的《小学科学电子教案学文本》,供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参考之用。为促进南雄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步入正轨打下基础。
    省市教育专网教学资源中心有教案示例、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内容的优秀教学设计。南雄市中小学教师充分利用他们的设计,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优化整合成自己的特色课件。媒体展示课件的应用能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集成功能,增强教学活动的交互功能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声音、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气氛,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学生的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课堂注入活力。据统计,南雄市组织中小学网上观摩韶关市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说课)人数达到了80多人次。观摩韶关市《教师优秀课堂实录》250多人次、观摩韶关市《教师专业技能实录》400多人次、观摩韶关市《教育教学专家讲座》300多人次、观摩韶关市《教育学习专题片》600多人次、观摩韶关市《教育教学参考片》900多人次。全市中小学教师从广东省基础教育专网和韶关市基础教育专网的资源中心中,通过整合、重组、优化、汇聚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有特色的多媒体课件2000多件。运用省市教育专网中的教育资源并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举行全市公开课的150多节、校级公开课260多节、教研组级公开课450多节、个人使用教学平台上课1600多节。南雄市中小学教师积极贯彻落实实施教育资源下乡活动,通过应用广东省和韶关市基础教育专网的教育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地区、校际间的教育差距,享受了“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惠民工程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了中小学内涵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