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农远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是大力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校园信息化环境
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农远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是大力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据统计,2009年浙江省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11.91亿元, 连续7年保持10亿元以上的投入;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208.8元,累计生均教育技术装备金额达到1971.97元。截至目前,全省普通中小学已装备计算机808595台,生机比达7.1:1;拥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达5933所,占中小学总数的94.03%;其中29个县(市、区)的所有普通中小学全部普及了计算机教室;所有市、县(市、区)全部建成教育城域网,80.3%的中小学校拥有校园网,“ ”目标基本实现;生均图书拥有量达到28.4册。2010年,浙江将为全省农村中小学校配置2600套多媒体教室、120个计算机教室;为欠发达县和海岛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装备200个与新课改配套的探究性实验室。
二是努力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工作。近年来,浙江省组织编制了数百种电子音像教材和123G的浙江省新课程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并于2009年正式运行浙江教育资源网,以实名制形式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提供各类多媒体素材资源。目前,网站共开发整合了324GB的各类资源,有注册教师2.3万余名,资源访问量超过40万人次。2010年,浙江省还将依托浙江教育资源网,为农村教师开设专业能力发展、实验教学精品课例、优秀课例、特级教师风采、教学研究、学前教育六大网络课堂。
三是以信息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师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动力。目前,浙江省近5万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相关培训,乡中心以上学校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9年,浙江省引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训项目,启动了全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2010年,该项目将对全省20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能力标准培训,切实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全省每年举办的中小学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与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有效带动了广大师生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2001年以来,在全国教育软件大奖赛和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浙江省荣获二等奖及以上奖项近350余项。
四是积极推广普及信息技术应用。浙江省始终坚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4个,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579所,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项课题优秀成果达400多项,同时,浙江省积极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目前,浙江省教育厅教育协同办公系统和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全省各高等院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依托教育城域网或校园网络广泛开展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建设与应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浙江省将紧紧围绕《规划纲要》要求,加强系统筹划,以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和应用程度。到2015年,形成覆盖全省的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网络格局和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成符合浙江省实际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数据体系;基本建成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配套的、涵盖全部学科、所有年级和每节“课”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对全省教师、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一轮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