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非常高兴在一年一度的电教馆长会上与大家相聚。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来讲,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教育部部署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用信息化带动基础...

大家好!非常高兴在一年一度的电教馆长会上与大家相聚。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来讲,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教育部部署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用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从那个时候算起,经过10个年头的艰苦努力,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圆满实现了当时的既定目标。风风雨雨我们一路走来,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最近,按照中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线的同志们都非常振奋,很受鼓舞。在规划未来十年的重要时刻,大家相聚在一起,为绘制教育信息化的蓝图建言献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天上午,陈小娅副部长就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作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讲话。借此机会,我想围绕贯彻落实小娅同志的讲话精神,与同志们共同讨论五个问题。
    一、10年回首,我们的经验是什么?
    1.信息化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不是战术问题,而是战略问题。不是就设备谈设备,就资源谈资源,也不是就应用谈应用,而是站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安排和部署信息化工作。
    2.应用与效益是检验工程成败的唯一标准。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应用,同时出效益。信息化工程的落脚点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是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产生效益,而且要明显地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投入产出比。
    3.先进而成熟、经济而适用的设备。基础教育量大面广,整体上不可能是未成型产品的试验田,也不可能是落后淘汰产品的收容站。先进、成熟、经济、适应4个因子缺一不可。一定要建设好用、够用、实用的系统。
    4.需求导向发展,共建共享资源。资源建设一定要高度关注需求,认真研究需求,以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需求为导向,一定要让教师喜欢,学生喜欢,在教育教学中有用。同时要强调共建共享,避免重复浪费。
    5.区域推进,整体覆盖的发展模式。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整体覆盖,整体推广应用。逐步将信息化的手段作为一种常用工具,纳入正常的工作体系。
    6.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信息化不能自拉自唱,要始终围绕教育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发展大局。在发展方向上要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一致,在年度工作和阶段性工作中要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7.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信息化的应用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直接作用。特别是在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要特别强调优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8.落实规定动作,倡导自选动作。通过规定动作一可在区域内整体推进应用,二可有效地为中心工作服务,三可产生良好的直接应用效益。通过自选动作,鼓励创新,鼓励针对性,鼓励百花齐放。
    9.远程培训和送培下乡相结合,在反复培训中使教师的应用能力螺旋式上升。培训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恒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强调远程培训而又不仅仅依靠远程培训,加强制度管理,通过反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10.建立支持保障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可靠的支持、保障和服务,是信息化系统有效运转的必备条件。系统、资源、投入、维护、教师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分析形势,基础教育在干什么?
    1.学前教育:普及与规范,质量提高。学前教育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并于2020年实现基本普及的目标,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将大幅度提高。规范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任务。
    2.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均衡发展。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的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适应城乡发展的需要,巩固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和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
    4.民族教育:加快发展,双语教育。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双语教学。
    5.特殊教育:加快普及,提高质量。把特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6.课程改革:新思想、新观念、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式;优化知识结构,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7.德育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8.考试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评价。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考核机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使之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命题改革,积极引导学校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展望未来,我们的期待是什么?
    1.改变传统的教师培训与学习方式,建立远程支持的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体系。用信息化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支持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
    2.改变教师手中单调的教学参考书,使他们能够便捷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拥有友好和方便使用的终端、可供利用的强大的搜索引擎,无障碍的交流平台和能够便捷查找的可用优质资源。
    3.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让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启发性、更加生动活泼。教学体系更加科学,教学组织更加有序,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精彩。
    4.改变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口口相传上课的教室,让教育内容与呈现方式丰富多彩。让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技术走进课堂,黑板和白板有机结合,形象与抽象互为补充。
    5.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学习方法,让课业没有过重的负担,让学习的过程充满创造与乐趣。助力科学的学习方式,不是通过机械训练和重复记忆而是通过有效学习来提高质量。
    6.改变终端笨拙、信息传输缓慢、交流不便的现状,让相互之间的沟通更加流畅。友好便携的终端、宽带高速的网络、有序高效的平台共同支撑无障碍的交流与沟通。
    7.改变学校管理的方式,让教育教学管理适应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信息化的管理,信息的广泛而有效的采集,海量信息的有效管理,信息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开发等。
    8.改变被限制的教育时空,让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制度支持、硬件支持、软件和资源支持、个性化服务与管理能力的力度,使信息化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9.改变贫困地区教学质量面临的困难,创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模式。有针对性地配备信息化终端,有效构建信息化环境,提供远程课程、远程资源、远程培训、远程协作,大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10.改变学校孤立运作、彼此相对封闭的习惯,推倒围墙,连成体系。加大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等之间的沟通力度,打破封闭,互连互通,形成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
    四、正视自己,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教育与技术
    1.我们是一支懂教育的队伍。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要很好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才培养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需要一支非常懂教育的专业队伍。电教馆系统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深刻地理解教育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很好地研究教育规律,有效地与教育的各个相关部门配合起来,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贯穿于教育技术的进步之中。
    2.我们是一支懂技术的队伍。信息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信息化的技术进步又是日新月异的。教育信息化非常需要一支技术过硬的力量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前沿跟踪。电教馆系统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成为教育内部一支技术精良的信息化推进队伍,配合教育行政部门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既定目标做出贡献。
    3.我们有将教育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强大执行力。一支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队伍,必然具有将教育与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强大执行力,这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电教系统要注意发挥这种优势,发挥自己能够站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思考教育信息化的特长,突出自己这支队伍具有强大执行力的特点,利用自己对教育规律的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主动地发挥技术支持和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把有关决策部署和工程项目落到实处。
    五、着眼今天,我们需要做什么?——路在脚下:环境、资源、教师、学生、管理
    1.完善信息化环境,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强烈支持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完善。第二代互联网的发展、三网合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无线网络的大面积普及等等,都创造了宽带普遍进校园与互连互通的技术条件,终端产品的创新和友好工具软件的发展不断为用户提供便利。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不断改进和提升信息化环境。特别是农村学校,用经济的成本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其广泛进入寻常的教学班级,普遍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2.集成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推进共享。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目前一项紧要的任务。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基础教育如此量大面广,推进教育信息化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是要有一个机制,有分工、有合作、有重点、有特色,既要有竞争又要避免重复建设。二要充分集成,把优秀的资源能够收集起来,很好地按照应用的要求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升质量。三要有效共享,要认真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共享的关系,将鼓励创新、鼓励资源建设的投入和资源共享很好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共享的范围,减少共享的限制,增加共享的便利。
    3.提升教师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应用能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环节。要加大培训力度,不间断地、循环往复地实施培训,并特别注重远程培训、网络培训的功能与效益。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与带动作用,骨干教师应该能够带领一个团队不断创新应用,尤其是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要鼓励百花齐放,树立利用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典型,特别要注重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等装备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推广好的应用方法。
    4.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一个重大课题,应该不断有所探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计算机教室不能仅仅用来上信息技术课,一定要把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发挥出来,并进一步丰富资源库,使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的课程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创新学习等在信息化条件下展开。教育城域网、校园网、数字图书馆与阅览室、教学资源库与学习服务平台等,都要创造条件努力向学生开放,有效支持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习效率服务。
    5.支撑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随着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成为发展趋势,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要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成长记录和发展性评价受到普遍重视,而信息技术正是重要的支持手段。教育信息化要认真研究学生管理、教学教务管理、考试评价管理的新特点、新变化,在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应用等方面做出贡献。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信息化的所有诉求,也就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的,可以概括为4句话: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