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吴宗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右手轻快地移动鼠标,不时轻松地点击着。她从百度中搜出卢浮宫图片,粘贴在一页空白文档上,调整大小,再配上一段文字……六年级的吴宗云就读于陕西省太白县王家楞小学。学

13岁的吴宗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右手轻快地移动鼠标,不时轻松地点击着。她从百度中搜出卢浮宫图片,粘贴在一页空白文档上,调整大小,再配上一段文字……

六年级的吴宗云就读于陕西省太白县王家楞小学。学校附近,便是“褒斜栈道”遗址,历史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站在吴宗云身边,一抬头就能看到不远处连绵险峻的群山。

尽管高耸的大山挡住了视线,也阻挡了孩子们走出去的脚步,互联网却使山里孩子的目光通过数字课堂延伸到了世界各地。谈起这一变化,还要从5年前启动的一项工程说起。

2003年5月,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在陕西视察时,将太白县定为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陕西远程教育推进自此加倍提速。5年来,地处内陆的陕西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共投入6.3亿元,远程教育3种模式现已覆盖全省100%农村中小学校,677万名中小学生受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进入中小学课堂,对于改善全省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陕西省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告诉记者。

山里的学校也用得上、用得起现代设备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几十年来,王家楞乡中心学校的课堂延续着不变的场景。

2001年9月,大学刚毕业的张广侠成了这所山区学校的教师。让她苦恼的是,自己常常以为对课文内容描绘得已经很精彩了,学生们却还是迷惑不解。“要是能用图片或影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看看,该多好啊!”喜欢求新求变的张广侠经常这样想。

2004年,陕西省的远程教育工程启动后,大批信息技术设备和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开始进入农村中小学。

张广侠记得,从第一台计算机进校园到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电脑、电视,接通视频线;从播放光盘到教师上网下载教学资源,独立制作课件;从学生不知电脑为何物到利用网络辅助学习,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 ”、乡中心小学以上基本实现“班班通”的陕西,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记者 张以瑾 柯昌万 刘华蓉)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