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签约会 ,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签定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责任书,落实2007——2010年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尽早实...

9月17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签约会 ,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签定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责任书,落实2007——2010年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尽早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城乡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同志分别发表重要讲话。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同志介绍了文化共享工程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做了部署和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厅长,社文处处长参加会议。会上,文化部与各地文化厅(局)签定了2007——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责任书 。会后 ,责任书还将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主管领导核签 。按照建设责任书 ,各地应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文化部根据签定的责任书,将逐年组织检查验收。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 ,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工程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2006年,文化共享工程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2007年,工程连续两年列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006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班上要求“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几项重点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多次视察各地共享工程建设情况并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今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主持召开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听取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汇报,讨论和研究了有关问题,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工程的开展。
  2007年6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专题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强调,“当前,要大力加强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将文化共享工程列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二号工程,明确要求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数字资源不断丰富。截止目前,工程资源总量已达到65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
  基层服务网络逐步建立。文化系统自建及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已超过35万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山东、湖南、贵州等地基本实现乡、村全覆盖。2007年底,河南、山西、浙江将基本实现全覆盖。2008年底,北京、天津将实现全面覆盖。上海市计划2009年实现全面覆盖。
  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工程依托国家现有的骨干通讯网络,并采用数字图书馆技术,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地方,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在开通城域网、局域网的地区,采用镜像方式传输资源;在网络不发达的地方,通过卫星传送方式传输资源,同时通过光盘、移动存储等方式开展服务。一些地方还创造了基于互联网的IPTV模式、数字电视、有线电视、依托城市信息化工程的资源传输新模式。
  共享机制逐步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坚持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一方面积极为这些工程提供数字化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依托这些工程的基层服务点,发展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丰富了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积极成效,受到普遍欢迎。
  服务效果日益显现。目前,共享工程辐射人群达到上亿。通过工程平台,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源源不断传输到基层群众中,不仅初步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工程丰富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知识、医疗保健知识,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保障。许多地方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文化共享工程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到2010年,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络遍及所有县、乡镇,努力实现“村村通”。
  为保证共享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2007—201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地方专项资金24.76亿元,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点和数字资源建设。主要经费分配原则是:国家中心资源建设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予以保证;中西部地区省级资源建设由地方财政安排,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补助;中西部地区县(市)支中心和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中部地区所需经费中央负担50%,西部地区中央负担80% 。乡镇基层点建设结合发改委、文化部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统筹进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今年开始试点,2008年全面铺开,2011年结束,总投资近40个亿。东部地区所需经费全部由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将对东部工作成效突出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按照上述经费分担原则补助地方专项资金6.23亿元 ,计划至2010年共计安排补助地方专项资金24.76亿元。地方财政也要承担相应职责,保障共享工程日常运转的经费投入。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