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西省临汾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走出去,请进来,强机制”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探索馆校共育模式,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着力推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走出去,开展校外特色活动。结合中小学各学段课程设置、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聚焦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安全科普教育、规则意识教育、...

  山西省临汾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走出去,请进来,强机制”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探索馆校共育模式,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着力推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走出去,开展校外特色活动。结合中小学各学段课程设置、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聚焦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安全科普教育、规则意识教育、文明意识教育等主题,以博物馆、图书馆等为依托,积极调动和发挥临汾市文化馆、城市变迁记忆馆、国防教育基地、规划展览馆、临汾烈士陵园、农业生产基地、消防科普教育场馆、气象科普馆等资源优势,全面推行课后校外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场馆,加强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打造“悦读沙龙”“绘本故事会”“临图讲坛”“机器人编程普及”等活动,内容涵盖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心理健康等,截至目前,面向少年儿童和中小学生累计开展主题活动60余场,吸引近2万人次参与,积极营造“阅历史、读好书、重实践”的浓厚文化氛围。

  请进来,做好校内课后服务。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市博物馆与多所学校开展合作,设置馆校合作课程,推动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建设,开展平阳木板,皮影戏等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中小学生多角度、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鼓励个性化教学,市博物馆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实验课程研究探索,结合临汾博物馆现有资源,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最早中国》互动课堂,发挥好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将临汾历史文化与学校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广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指导各学校与市博物馆联合组织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主题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历史文化讲座。按照“友好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市图书馆在市区学校设立图书分馆,探索“图书馆+”阅读新模式,先后在临汾第一中学、特殊教育学校、五一路学校、汾河学校等中小学校、幼儿园设立10个分馆,配送图书6.6万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帮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强机制,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成立由教育、宣传、公安、财政、文旅、体育、交通、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理顺课后服务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学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规定可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为参与课后服务的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等提供补助。市教育局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学校开展监督检查,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和学生安全,严肃查处违规乱收费行为。将课后服务纳入教育督导检查,组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专项检查和督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指导学校主动公开课后服务的方式、内容等相关信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广泛征求意见,及时修订实施方案。总结典型经验,依托相关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广,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