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陈晓)玉米正值蜡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末期,水稻处于黄熟期……驱车行驶在宽广无边的松嫩平原上,白云黑土之间,粮田广袤,稻穗金黄,处处可见即将丰收的景象。
“我们需要定期采集和保存土壤样品,分析化验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便于我们对不同年代、不同土层的黑土性质进行跟踪监测。”日前,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站采访时,记者见到位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以下简称“海伦站”)副站长郝翔翔时,他正拿着一把采样锹在试验田里采集土壤样品。
在海伦站的21公顷试验田里,科研人员一共建立了20多组长期定位试验。在不同的试验小区中,他们设置了不同的施肥方式、耕作或轮作制度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揭示黑土肥力的长期演变特征。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东北一些地区的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土壤肥力下降。如何用好养好全省2.579亿亩的黑土耕地,是海伦站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作为在农村生长起来的孩子,今年39岁的郝翔翔从小就跟农田打交道,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所学专业也都跟农业相关,2010年硕士毕业后便来到海伦站工作。郝翔翔坦言,13年的长期野外田间工作确实辛苦,但他更认可这份工作的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一定贡献,另一方面,可以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海伦站在当地小有名气。“今年我要种什么品种?施什么肥?”经常有老百姓带着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问题前来询问。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民,科研人员会定期邀请农民进行田间观摩会、秋收测产会。“在我们的示范区,农户可以观察每一个耕作模式或种植品种的长势如何,秋收时,我们也会邀请农户到试验田进行现场测产。”郝翔翔说。“只有产量上去了,农民种地的劲头才会越来越足。”
海伦站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与示范、教学与科普的国家级野外台站。常务副站长隋跃宇告诉记者,黑土地保护需采用“因地制宜、因土施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农机和农艺的有机结合,使用大机械作业,打破犁底;二是有机物料还田,将秸秆进行粉碎深埋,改善黑土肥力;三是土地轮作休耕。
“实验发现,秸秆还田15年后,黑土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4%。”隋跃宇介绍,与无肥和单施化肥相比,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并对土壤中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含量具有提升作用。
近年来,海伦站基于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研究的成果,针对黑土地保护提出一系列生产管理技术和生态农业循环高效利用技术,这些技术背后的理论支撑来自于全体科研人员40多年来开展的田间试验。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龙江模式”也获得了全国推广。
在海伦站,像郝翔翔一样扎根黑土地的人还有很多。据隋跃宇介绍,在站里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近50人,他们日复一日地干着黑土地保护利用、大豆育种、生态系统监测等工作。年轻的科研人员刚来这里时还像个学生,时间长了,一眼看着都像农民,皮肤晒黑了,对土地的感情深了。
“全国每9碗饭里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良军介绍,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
作为全国第一大粮仓,黑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千千万万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将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粮食产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