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擦亮“煤炭”底色 培养“双碳”人才

   走进太原理工大学煤基甲醇转化制芳烃(MTA)虚拟仿真实验室,同学们正佩戴VR头盔,手握交互手柄,聚精会神地“游戏闯关”……

   在仿真智能化工厂里,同学们沉浸式体验煤化工自动化生产过程的情景,多少有些颠覆人们对化工实验室的印象。

   “学生在MTA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可以通过3D现场手动操作及工厂漫游的形式进行学习,以游戏通关的方式完成实验任务,从而将专业科学知识与绿色低碳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王俊文教授介绍说。

   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煤基甲醇转化制芳烃MTA实验”为基础,不断推动学校虚拟教研室建设。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项目成功获批立项。

   “煤基甲醇转化制芳烃是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自主原始创新技术,对于缓解我国芳烃资源短缺和甲醇产能过剩具有重要意义。”王俊文说。

   作为煤炭大省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太原理工大学持续发挥在煤炭开采、煤化工、煤机装备制造、煤基新材料研发等专业的鲜明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培养“双碳”领域拔尖人才。

   梳理太原理工大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煤”始终是它的特色和底色。太原理工大学前身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在初设时期就有矿学,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的学校之一山西矿业学院更是原煤炭部部属院校,历史上陆续并入的山西煤炭化学工业大学、山西省煤炭管理干部学校、大同煤矿专科学校等,无不拥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煤”。各个时期,太原理工大学都不断加大对涉煤类专业的建设力度,源源不断地为山西乃至全国煤炭工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其中绝大多数都成长为煤炭企业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骨干。在该校所获的42项国家科技三大奖中,与煤相关的奖项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教授表示,做好煤基资源清洁低碳高效开发与利用的工作,是太原理工大学的本色、本分、本真。围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一流专业集群、建设交叉立体课程矩阵、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等,太原理工大学不断发力,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人才支持。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麻家梁煤业公司的智能矿山,是山西省智能化示范煤矿,年产量1200万吨,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直径的立井。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专业大四学生李雨松在这里开启了一场“地下探险”之旅。

   “智能化的采掘设备、自动化的系统运行、无人值守的井下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巡检机器人、5G网络覆盖等让我大开眼界。”震撼之余,李雨松更深深认识到高智能化程度对采矿作业的重要影响。

   “这些实践锻造了矿业学子投身‘双碳’战略的使命感,是一次思政教育与专业培养的深度融合。”该校教授王开说。

   “双碳”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科学素养,更需要跨界创新的视野和能力。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打破传统矿业专业领域人才培养过程中欠缺智能化交叉知识与能力培养体系的局限,建立了“智慧课程+智能实践+创新竞赛”的教学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改革路径,升级优质智能化教学实践资源。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知识,增设了‘矿山大数据’‘矿物加工过程测控智能化’‘智慧矿山与智能采矿’等智能化课程,采矿工程专业增设‘智能采矿创新实验班’和‘煤炭智能化’专业方向,煤矿机器人团队也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荣获奖项。”矿业工程学院院长董宪姝教授介绍说。

   在学习与实践中,绿色梦想、低碳文化已深深融入太原理工大学学子血液中,他们期待通过自身创新解决实实在在的技术需求。太原理工大学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孙宏斌教授表示,学校不断引导大学生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发挥与山西能源大省区域特色相契合的优势,聚焦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投身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

   (本报记者 杨 珏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张智韵)

(责编:郝孟佳、何淼)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