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核研院、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化工系、数学系等5个院系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通过校务会议审批。至此,纳入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范围的38个院系全部如期完成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取得清华人事制度改革的标志性阶段成果。

  一流大学建设从人事改革“破壳” 38个院系全部出台改革方案

  清华:引导教师从项目导向转向学术导向

  近日,清华大学核研院、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化工系、数学系等5个院系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通过校务会议审批。至此,纳入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范围的38个院系全部如期完成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取得清华人事制度改革的标志性阶段成果。

  清华大学此次人事改革始于2010年。2010年至2012年,在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之际,面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清华在生命学院、医学院和经管学院3个试点单位率先启动人事制度改革。2013年,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讨论通过并公布《清华大学关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这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探索建立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意见》提出了几项主要举措:突出岗位职责导向,建立教师队伍分系列管理制度;科学制定选聘标准,实施教研系列教师岗位准聘长聘制度;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全面深化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引导教师从项目导向转向学术导向;根据学科特点,探索相应的团队建设模式。

  清华大学人事处处长王希勤介绍,纳入人事制度改革的38个院系先后开始研究制定各自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各院系围绕学校总体目标和人事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与学校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研、人事等部门多次交换意见,广泛开展国内外调研分析,组织本单位全体教师讨论明确学科和队伍建设具体目标,研究确定师资队伍的系列划分和相应的学术标准。

  据统计,每个院系的改革方案平均经历了20余次修改,全校各院系教师投票平均支持率超过80%。最终通过学校批准的38个方案,工科、理科、人文、社科、艺术各具特色,同一学科大类不同院系也因其学科发展阶段、战略目标选择不同而有所差异。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一流的师资是世界一流大学最关键的要素,清华只有突破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瓶颈问题,才有可能全面推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管理、资源配置、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清华把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含义很明确,就是要率先迈出学校综合改革中最困难、也最关键的这一步。这次改革,就是要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学校发展上一个显著的台阶”。

  “看到系里的改革细则后,我的第一反应跟许多中青年教师一样——要是我们刚进校就有这样的方案就好了,要是我们再年轻10岁就好了。”清华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教授杜伟说,改革方案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也让我们更加明晰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管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只要做出有影响力的成果,都符合“顶天立地”的定位,都是有发展前途的。

  邱勇说,方案制定只是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最终成功与否,要看实际成效,即对学校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从长远来看,清华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更要形成有凝聚力的大学文化。清华的综合改革要从规则开始,从标准程序开始,从队伍建设开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良好制度,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