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武汉战“疫”·一线见闻】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季春红 蔡琳 1月23日,武汉“封城”。一个多月过去了,疫情之下这座城市没有了往日的喧闹,空荡荡的江畔和街道显得寂静无声。当这座城市按下“暂停键”,却仍有这么一群普普通通的人迎难而上,战斗在各个医院、隔离点,坚守在物资保供、社区防控一线。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武汉平凡英雄志愿者...
【武汉战“疫”·一线见闻】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季春红 蔡琳
1月23日,武汉“封城”。一个多月过去了,疫情之下这座城市没有了往日的喧闹,空荡荡的江畔和街道显得寂静无声。当这座城市按下“暂停键”,却仍有这么一群普普通通的人迎难而上,战斗在各个医院、隔离点,坚守在物资保供、社区防控一线。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武汉平凡英雄志愿者战“疫”故事:不同的方式同样的守护
</p><p> <strong>“总要有人迎难而上,希望我在其中”</strong></p><p> 2月10日,在自己解除隔离前的最后一天,黄旭照例将电子体温检测仪照片发到朋友圈,并写道:“14分之14。今天最后一天,我申请返回岗位。”</p><p> 黄旭加入武汉特别行动车队时,并没有预料到志愿服务工作会结束得这么快。1月26日,是黄旭做志愿者司机的第一天。他在自己服务的武汉祥和社区接下第一个任务是,“送一位老婆婆去医院复查身体”。</p><p> 不料,第二天社区打电话:老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社区要求黄旭立即隔离。“当时说不害怕是假的,不过14天隔离期后,我很荣幸又回到了战疫‘前线’。”</p><p> 与黄旭一样,担起保障城市基本运转“摆渡人”的还有刘欣夫妻俩。他们是“T3出行”武汉特别行动车队的志愿者。</p><p> 每天早晨7点,刘欣和丈夫王楚吉准时从家中出发,穿越大半个武汉城区,在8点半前到达所服务的滨湖社区。这样的出车节奏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p><p>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迎难而上。我们想给家里宝宝做一个好榜样。”提到成为志愿者司机的原因,刘欣轻描淡写地说。不过,她还清晰记得当初告诉婆婆这个决定时,老人在电话里只说了句“放心去吧,我支持你们”,可两人回家后看到的却是一个担忧至流泪的母亲。</p><p>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加入志愿车队后两人制定了严格的防护标准:出车前必须戴护目镜、手套,穿上防护服,并用酒精棉片把车内所有能触碰到的地方擦一遍;乘客上车前先测体温;送完乘客后再重新擦一遍,通风20至30分钟。</p><p> “前几天接了一对小夫妻。妻子怀孕八个月,送她去产检,先去了一个小医院,查了好几个小时发现有问题,又去武汉市区的省妇幼检查。有时候一单接下来,可能一整天都在外面。”现在刘欣每天固定接送社区居民去医院看病,因为做了严格防护,并不担心出车的风险。“看到广大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我更没什么好怕的,只是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刘欣说。</p> <p style=)
原标题:武汉平凡英雄志愿者战“疫”故事:不同的方式 同样的守护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