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新网11月1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日前印发《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明确,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有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因养老服务行为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以非法集资或者欺骗手段销售“保健”产品等方式诈骗老年人财物等行为,地方民政部门应当将其列入本辖区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资料图:重庆一养老服务所自主设计的一款专为失能老人服务的“...
中新网11月1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日前印发《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明确,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有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因养老服务行为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以非法集资或者欺骗手段销售“保健”产品等方式诈骗老年人财物等行为,地方民政部门应当将其列入本辖区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管理,是指民政部门将严重违法失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在一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布,实施信用约束、联合惩戒等措施的统称。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认定、发布、使用、移出等活动,适用本办法。</p><p> 《管理办法》明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被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惩处的同时,地方民政部门应当将其列入本辖区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书面抄报相关主管部门: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因养老服务行为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以非法集资或者欺骗手段销售“保健”产品等方式诈骗老年人财物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无故拖延,逾期不改的;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主要或者直接责任的;存在采取虚报冒领等方式骗取政府补贴资金等涉及财政资金违法行为的;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不按照规定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其他违反养老服务管理有关规定的严重违法失信情形。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被人民法院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应当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p><p> 《管理办法》明确,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地方民政部门应当将其列入本辖区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并将有关情况书面抄报相关主管部门:在办理备案时承诺不属实,或者违反承诺的;违反强制性国家标准,但尚未被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其他失信行为。重点关注对象名单有效期为6个月。重点关注期内,民政部门应当对重点关注名单对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加抽查检查频次。</p> <p style=)
原标题:民政部:养老机构有诈骗老年人等行为应列入失信名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