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只不过是沧海的一滴,要把微小的个人力量,贡献到无穷的大海中去。”回忆起60多年前投身中国国防科研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感慨地说道。资料图:张履谦。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这位现已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中国雷达技术、电子对抗和航天事业开创者之一,成功研制中国防空导弹制导雷达武器装备,并谋划多种卫星研制,推动中国空间技术长足发展。 “我们国家的电子对抗从无到有,就是从抗...
“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只不过是沧海的一滴,要把微小的个人力量,贡献到无穷的大海中去。”回忆起60多年前投身中国国防科研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感慨地说道。
的建议,并得到中央批准,揭开了中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序幕。</p><p> 1985年,张履谦被调往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从事空间技术领域工作。期间,他谋划多种卫星研制,参与载人航天、空间站、探月等工程的研制工作,提出测控系统建设方案建议,致力于中国空间技术持续发展。</p><p> 近年来,已年逾九旬的张履谦则在思考中国航天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发射空间站、登陆月球后,我觉得下一步应该建立月球基地。”张履谦认为,中国航天应稳步前进,在深入开发月球、完成技术积累后,再去开发火星。在他看来,登陆火星和登陆月球的技术有相似之处,能登陆月球,后续技术成熟了也一样可以登陆火星。</p><p><br/></p> <p style=)
原标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雷达专家张履谦:开创中国电子对抗事业先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