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到本世纪中叶,在中国中部,一座“世界光谷”将全面建成!  这里,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这是全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发布面向2035创新驱动发展行动纲要的高新区。从武汉地图上一度“被遗忘的两厘米”,蜕变为NASA夜光分布图点亮最快速的模块。  2018年,武汉光谷迎来而立之年,伴随着科技创新创业的步伐,武汉光谷始终行进在最前沿。  “被遗忘的两厘米”点燃产业之光  1983年,一场科技思...

  到本世纪中叶,在中国中部,一座“世界光谷”将全面建成!

  这里,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这是全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发布面向2035创新驱动发展行动纲要的高新区。从武汉地图上一度“被遗忘的两厘米”,蜕变为NASA夜光分布图点亮最快速的模块。

  2018年,武汉光谷迎来而立之年,伴随着科技创新创业的步伐,武汉光谷始终行进在最前沿。

  “被遗忘的两厘米”点燃产业之光

  1983年,一场科技思潮在武汉40平方公里的东湖地区涌动发酵。环湖一圈,2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3000多位教授,近万名科技人员及大批工厂企业,点燃了武汉科技创业薪火。

  1988年的光谷,地处武汉市郊,在武汉市地图上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点,曾被称为“被遗忘的两厘米”。

  当时,武汉这座曾经有着光荣历史的老工业城市,正经历着一场痛苦的调整。

  正是在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建成立。1991年,国务院批准其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开发区的“出世”,悄然对产业根基进行了改造,重写了大武汉的经济地理,成为发展新动能。作为武汉四大国家级基地的引领者,光谷板块承载的是代表前沿、代表未来的产业希望。而湖北省、武汉市屡屡突破先例的政策措施,给予了光谷成长的制度保障。

  2012年,光谷开全国先河出台“黄金十条”,打破科技成果转化束缚,“三权”改革引领风气之先;5年后,光谷再次自我变革,出台“新黄金十条”,从实践层面再次完善制度安排。

  2018年,光谷出台“上市十条”,企业上市可获千万元奖励;光谷“科技投入七条”,对国家级创新中心研发最高支持1亿元……

  同时,在全国首创托管模式创新解决了产业空间,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五大千亿级的产业随之兴起,承担国家战略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产业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正在崛起,光谷“5+2”产业新格局基本成型。

  2010年,光谷面积已扩至518平方公里,是创区时的20余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光谷”。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