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一片山水洲城。潺潺潇水承载了80余年前红军渡江的烽火往事,这一切要从潇水河畔那一个个渡口说起。  200里急行军渡潇水  在道县,潇水穿城而过,自秦代建县以来,这里留下数个渡口作为官道和交通要塞。记者近日来到水南村一处名为“红军渡”的渡桥,奔袭在长征途中的红军在这里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抢滩登陆。  1934年11月17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接到命令:“限11月18日拂晓...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一片山水洲城。潺潺潇水承载了80余年前红军渡江的烽火往事,这一切要从潇水河畔那一个个渡口说起。

  200里急行军渡潇水

  在道县,潇水穿城而过,自秦代建县以来,这里留下数个渡口作为官道和交通要塞。记者近日来到水南村一处名为“红军渡”的渡桥,奔袭在长征途中的红军在这里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抢滩登陆。

  1934年11月17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接到命令:“限11月18日拂晓前相机占领道县城,阻止由零陵向道县前进之湘敌。”

  接到电令的耿飚下令部队急行200里迅速挺进道县。在占领了道县城南潇水河东岸的水南街后,耿飚发现,平时横卧河中的浮桥,已被敌人破坏。对岸城墙上,还有国民党机枪封锁着渡口。

  一定要快!要为主力军团渡江赢得时间。17日凌晨,红四团立即开始动作。耿飚命令攻城突击队进入战斗位置,派工兵排长、工兵一班副班长和两名战士,由水南泅水渡河,以火力掩护。一名战士中弹牺牲,其余三人在机枪火力掩护下游过对岸,占领桥头阵地。对岸敌人慑于红军的威势,弃城逃向蒋家岭。

  在渡口边,家住道县寇公街的蔡绍华向我们讲述起那段往事。当年,蔡绍华的爷爷蔡如燕在渡口旁开了一家粉店。那几名先行渡江的红军上岸后,向村民请求帮助渡河。蔡如燕招呼上几位村民,帮着红军架好了一座4米宽的浮桥。“架好浮桥后,红二师师部及师直属部队很快便渡过潇水,顺利开进了道县县城,为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潇水,进而突破湘江天险赢得了主动。”原道县史志办负责人唐小峰说。

  后来这座渡口被取名为“红军渡”。站在岸边的青石码头上,听着蔡绍华讲述爷爷的经历,潇水河的涛声依旧清晰。

  竹碗见证烽火岁月

  道县的“红军渡”,有很多,那些红军的故事,渡口边的百姓不会忘记。

  道县审章塘乡葫芦岩村的邱声彪老人有一个祖传的竹碗。这个竹碗对邱声彪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只竹碗是当年红军长征过道县葫芦岩渡口时,一个战士留下的。

  耿飚的部队在占领道县后,从11月19日开始,红八、九、五军团、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陆续进入道县,经四马桥、蚣坝来到葫芦岩渡口的北岸。邱声彪回忆,那时自己的父亲邱家儒是葫芦岩渡口的船夫。红军来到葫芦岩后,在百姓的帮助下开始做渡江的准备。

  因为渡河人数众多,光有渡船还远远不够。当地村民自发卸掉自家的门板、床铺板、棺材板……帮助红军架设起浮桥,大部队才得以迅速通过。

  当时邱家儒看见一个红军战士带着个大竹碗,红军战士告诉他,这是用井冈山的翠竹做的。邱家儒感慨:“井冈山的竹子可真大,我这根撑渡用的竹竿没法比啊。”这名红军战士于是将这个碗送给了邱家儒。就这样,这只竹碗成为那段烽火岁月的见证。

  在红军主力部队通过葫芦岩渡口时,还有众多红军也在抢渡潇水,他们分布在道县的各个渡口——茶园渡、洲背渡、红军渡……凭借着潇水这个天然屏障,红军部队形成一道长达100多公里的防线,将敌人阻击在潇水以东。

  每一次抢渡,都刻录下红军奋勇无畏的坚定步履,每一次涉水,都记载着军民同心的热血往事。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