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新闻背景:

  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研究生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研究生在学人数,从1949年的仅629人,到2020年预计突破300万。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明确要求。7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孙春兰副总理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定位,突出“研”字,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格质量管理,推动研究生教育新发展。

  9月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改革举措。9月2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十大专项行动”有关情况。

  财政支持:从“盖房子”向“强内涵”转变

  “‘十三五’期间,发展改革委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将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作为重点支持方向,设立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专项,基本覆盖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高校。”9月22日,在教育部召开的2020金秋系列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介绍,2016年以来,针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特色优势学科以及关键领域等,中央财政安排了530亿元来支持高校建设。支持方向从“盖房子”向“强内涵”转变,重点加强科研平台、教学设施和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有效提升高校办学育人的保障水平,为补齐科研设施短板、厚植发展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蔡长华表示,“十三五”期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未来发展动力的需要,科学调整研究生培养规模和结构。“一方面,稳步扩大规模,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6年的约8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万人左右,高层次人才有效地支撑了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优化结构,招生增量主要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 、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目前理工科博士占79%,硕士占57%。”

  “2012-2019年,高等教育阶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5万亿元,年均增幅达7.9%;科技经费也对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动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介绍,今年,在财政平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央财政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安排增量资金支持硕士研究生扩招工作,对研究生教育给予重点保障。

  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从大到强的转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人民群众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国际上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重要性更加凸显,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为迫切。”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经过70多年的奋斗,我们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有力支撑了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发展。但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有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学校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二是学科专业调整刚刚起步,对紧缺人才培养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不够有力,学位授权改革有待持续深化;三是导师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素质有保障,但一些导师责任没有压实,指导能力不够,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四是研究生培养机制还不完善,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有待持续深化,差异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尚不健全,对重点学科、基础学科保障还不到位;五是法律法规滞后于实践发展,对分级管理和分类评价有影响。一些单位内部的质量管控不到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位“注水”现象。

  在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洪大用表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管理上更要高标准、严要求,把提升质量作为核心,把工作重心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上来。“严把出口关,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倒逼学生潜心治学。”

  洪大用表示,《意见》明确更加注重分类培养,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而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决定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洪大用看来,《意见》提出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晰职责边界,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给负责任的导师撑腰。他介绍,教育部即将出台配套文件,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同时,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我们即将发布《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规范研究生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学术学位,我们进一步推动科教融合,促进学生在学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研究能力。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洪大用说。

  让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在7月29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江苏省政府作为唯一的地方政府作了交流发言。在此次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介绍,近年来通过调整存量、培育增量方式,江苏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别结构、学科结构不断优化,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结构适应性显著改善。“在层次结构方面,江苏现有博士研究生3.4万人、硕士研究生18万人。其中,理工科的博士研究生占78%、硕士研究生占65%。在类型结构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实现了除军事和警务以外专业学位类别的全覆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比达到60%。在学科结构方面,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12个学科门类101个一级学科,43%的优势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解决了诸多重大技术难题。”葛道凯举例介绍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带头人王泽山院士,研究和解决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此外,他发明的高密度火药装药技术,已推广应用。“再如,苏州大学优势学科‘光学工程’围绕光电显示、绿色能源、航天遥感、激光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多项科研成果和专利成功应用在国家级证卡安全和光电显示等重要领域。”葛道凯说。

  “我们学校每年就业的毕业生中80%左右是研究生。”据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介绍,近年来,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超过80%的毕业生奔赴重点地区重点单位,赴北京以外地区就业连续7年超过50%,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频共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展目标是由大到强。《意见》的发布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篇章,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战军认为《意见》突出了新时代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紧迫性、关键性和重要性,并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路径、任务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站在国家发展、社会需求、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高度,着眼全局,统筹推进,从思政教育、导师职责、规模结构、授权审核到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教材建设、质量保障、监测评价等各个方面,对研究生教育发展作出了全面、宏观的战略部署。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