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无论我们承认与否,高考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升学考试的概念、教育的概念,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因此,在高考公平问题上,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高考是否延期的讨论,从疫情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歇,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据我所知,教育部门做了大范围的调研才明确延期决定,这也是在全面评估基础上做出的艰难决定。

  高考延期,不仅仅是保障安全,至少有四方面的必要性或者说原因:

  一、推迟高考,最大限度保证所有考生备考公平,是高考的使命与底线

  在中国,无论我们承认与否,高考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升学考试的概念、教育的概念,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因此,在高考公平问题上,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虽然疫情的影响是普遍的,从备考角度看,对所有考生都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对所有考生是公平的,但从微观角度看,并不完全如此,尤其是城乡之间。

  “停课不停学”,在网络的帮助下,大家都进入网上学习备考阶段。但从宏观层面看,城乡差别还是明显的。大城市无论学校还是家庭,网络与相关的技术装备,包括家长素养都比较高,显然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对于乡村学生,无论从网络还是硬件角度看,都处于劣势,在家备考与上课效果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对于部分边远地区,家境贫寒的考生来说,影响是直接的。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尽可能把这种起点上的不公平降至最低,保障所有考生公平备考,公平竞争。

  公平,是最重要的兜底,从最短的那块补起。从这个角度看,延迟高考,在复课后多给一些常态下备考时间,也是最大限度保障公平。

  二、推迟高考,给考生留出充分的备考时间,缓释考生与家长的焦虑,也是回应老百姓的关切

  受疫情影响,全国学校推迟开学。虽然高三初三优先复课,但与往年相比,已经失去了足足两个月的备考时间。疫情对高考备考的影响是客观的,也是明显的,产生了普遍的焦虑情绪,很多考生家长也公开呼吁延迟高考。

  因此,有必要延迟高考,积极回应这种呼吁与需求,给考生与学校尽可能多的常态下的备考时间,让更多考生在高考这个决定“命运”的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并且,对于今年新高考落地第一年的几个省市来说,这一推迟决定显得尤为必要。

  当然,有一部分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疫情对大家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况且,高考录取实际上是分数位次的录取,并非绝对分数的录取,换句话说,居家备考对大多数人是公平的,没有必要延迟。但是,对于高考这样一个高利害关系的考试,我们必须给予最全面的考虑,而不能简单从技术角度做出判断。

  疫情对备考的影响客观存在,家长与考生的焦虑情绪也客观存在,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只讲技术因素了。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考生的分数必然不如往年(本质上不会影响录取的公平公正),很容易产生群体性社会“归因”现象,即考生与家长把考试结果不理想归因于疫情,归因于备考不充分,而不是自我的努力。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很容易积聚民怨,产生严重的舆情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最大限度缓释这种焦虑。

  更重要的是,考试推迟一个月,并不会对其他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何乐而不为?17年前,高考一直是在7月举行,后来只是因为考虑到7月高温的影响才提前至6月,并非不可行。

  三、面对汹涌的国际疫情,推迟一个月,给高考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是必要的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形成全球大流行。国内大多数地区确诊病例虽然基本清零,但“倒灌”风险严峻。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阶段来说,输入病例可能还将继续增长,输入病例在一定范围引发本地社区性传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就导致我们国内疫情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简单根据目前国内疫情看,高考似乎没有必要推迟,6月可以继续进行,但是受国际影响,国内疫情一旦出现反复,届时再推迟高考,将给考生与家长造成更大的困扰与混乱。因此,为避免出现高考日期的反复修改,推迟一个月,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必要的。

  四、推迟高考,也可以给高考命题、考务等相关工作提供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疫情客观上已经对高考相关工作造成了一些延迟与影响,比如考生相关资质的审定、命题工作的准备,比如高考体检工作的落实等。高考适当延迟,也给这些配套工作提供了更充足的准备时间,以保证疫情下的高考顺利实施。

  2003年,非典特殊时期,高考坚持按原计划从7月提前至6月,是为了考生不折腾,不受酷暑煎熬。17年后的今天,因为新冠疫情,教育部门顶住压力把高考从6月推迟至7月,也是为了考生,安全第一,公平至上!

  (作者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