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考季节,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一次超过1000万,这也是我国高考报名史上第四次突破1000万大关。千万考生及家长进入了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
又到高考季节,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一次超过1000万,这也是我国高考报名史上第四次突破1000万大关。千万考生及家长进入了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
考试招生是我国一项基本教育制度,高考是通往大学的最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子通过激烈的考试竞争,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改变了人生轨迹。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考生的求学欲望和考试心态也发生新的变化,不仅要上“大学”,更追求上“好大学”,高考竞争依然激烈。
高考压力是难免的,但过大的考试压力,显然不利于考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发挥正常的学习水平。就国家政策层面而言,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有利于缓解升学竞争压力。从个体层面看,应对高考竞争,需要考生自我调节学习和考试的心态,需要家长和学校协力管理控制考试压力,以阳光心态走好高考路。面对高考,需要保持理性、静心、宽心、常态,从容应考。
理性应对高考,就是要正确认识考试的性质与功能。高考是高中学习结束的一次集中检测,也是展示学习能力的一次机会。参加高考需要客观认识自我的学习状况,扬长避短,发挥潜能。因此,需端正考试心态,杜绝侥幸心理,防止各类考试舞弊行为。做到诚信考试,公平竞争。在考前准备中,需熟悉高考的考试规则和注意事项,熟悉考场和交通路线,备好必要的考试用具,避免临场失误。
高考是一项高强度的智力和体力活动,需要静心专注,劳逸结合。社会、学校和家庭有责任和义务,努力为考生营造安静适宜的考试环境,不干扰考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了做好高校考试招生工作,教育部明确规定,要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参加高考更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努力做到志定而神宁。静能生慧。安静的环境,平和的心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学业水平。
高考需要保持乐观的考试心态。保持自信,放松心情,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高考竞争程度与考生人数成正比,与高校总体招生规模成反比。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升学压力已大为降低。全国高考录取率,从1977年的4.8%升至2018年的80%左右,高考逐渐从高利害的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考试转变。据报道,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将超过千万,但高校招生人数也随之增加,其中高职院校将扩招百万学生。这些无疑会减轻考生升学的压力。从高考改革趋势来看,已经全面实施新高考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模式,分解了统一高考的压力;第二批、第三批高考试点省份,也开始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些改革举措将促进考试招生的多元化,扩大考生和高校的选择性。
保持常态,就是坦然应对高考竞争,有条不紊,沉着应变。临近考试,应以休息为主,保证足够的睡眠,不应突击复习功课。考试期间,应保持平常的生活作息习惯,不因考试而改变生活规律;不要患得患失,纠结于一时的考试结果。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大,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依然供不应求,考试竞争既有普遍性,也有差异性。正确对待考试竞争,才能赢得竞争。
总之,应对高考挑战,缓解考生压力,需要保持平常的心态。家长和学校应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默契,关心、关注高考而不过度。考生要调节好身心状态,保持开朗、开放的心态,协调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避免外在因素影响,努力争取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作者为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