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职能,特别是市级资金的统筹能力,持续优化教育资金投入结构,健全保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北京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职能,特别是市级资金的统筹能力,持续优化教育资金投入结构,健全保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着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优化投入结构,资金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发挥市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统筹作用,将资金向远郊区等教育薄弱地区倾斜,“十三五”期间远郊区平均投入占市级转移支付总额的60%。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生态涵养区发展的有关要求,明确“在2018年市对区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基础上,每年再新增安排生态涵养区每个区1亿元”和“对生态涵养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生均日常定额部分)给予100%补助”两项保障政策,支持生态涵养区教育发展。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乡村寄宿制学校,实际在校生不足400人的学校生均经费按照400人计算,寄宿制学校学生定额增加20%,强化乡村学校的经费保障能力。加大郊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专项经费定额保障标准比城区增加每生每年200元,鼓励郊区学生积极参与冰雪活动、戏曲进校园、社会大课堂等实践活动。

  健全保障机制,鼓励吸引乡村教师留校任教。提高待遇水平,为全市乡村教师发放最高每人每月4000元的岗位生活补助,“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投入超6亿元,惠及学校360余所、乡村教师1.7万余人,有效增强了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加强对乡村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的年度培训,开展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城区教师赴郊区学校指导教学、郊区教师赴城区学校听课研修,在丰富教学活动的同时提高郊区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平均每年投入经费1926.9万元、惠及郊区学校教师3.1万余人,其中乡村学校教师2.1万余人。

  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2016—2020年共投入市级转移支付资金2.8亿元,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持续扩大,努力缩小校际、区域间差距。实施城乡中小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2018—2020年安排市级经费3.3亿元,通过“手拉手”“结对子”方式,每年在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发展新区对口支持或合作帮扶约100所中小学校,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开展“ 基础教育”,投入引导性转移支付资金2.4亿元,先行建设41个“空中课堂”录课点、17个“双师课堂”试点校和4个“融合课堂”试点校,着力将传统单师授课模式转变为名师团队支持下的新型教学场景,消除时空阻碍,让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完善资助体系,确保家庭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完善资助政策,“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完善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包括提高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并扩大生活补助范围、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纳入资助体系、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标准等,各级财政资金投入12亿元,国家资助年平均受助人次170万。转变管理方式,加强部门间的联动配合,建立普查制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调查走访等方式,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规范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原则、依据和工作程序等,为精准认定提供制度保障。加强事后监管,开展“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活动,建立健全自查自纠、抽查反馈、整改落实的监管链条,实行资助工作检查、绩效考核常态化的“双监管”机制,确保学生资助政策有效落实。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