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宁波大学人才安居房项目规划方案通过审查,56亩校区土地顺利转为人才房用地,预计建成后将为800多名教职工提供便利。
日前,宁波大学人才安居房项目规划方案通过审查,56亩校区土地顺利转为人才房用地,预计建成后将为800多名教职工提供便利。
近年来,我省高校系统不断提升人才生态吸引力,实施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办法改革,扩大省属高校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建立健全成熟且有效的人才奖励机制,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温暖指出,通过集成政策、集中资源、量身定制,实行平台、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让人才有了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
去年年初,浙江科技学院引进了拔尖领军人才郑洪波,并依据其个人特点及学科发展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建立了“机器人创新中心”,为双师型优秀人才大展拳脚提供了新舞台。而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也是频频出击,打造了一系列重大科创及成果转化平台,实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三大国家级平台的“大满贯”,成为留才用才的最强引擎,牢牢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学校。“高层次人才既可顶天,也能立地,平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该校人事处处长楼永良表示。
不负众望,高校高层次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委战略部署、创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区域发展方面屡创佳绩。像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教授团队的直纺涤纶工业丝新技术将产品生产流程时间从40小时缩短为10小时左右,综合能耗下降三分之一左右,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00亿元。而台州学院则与15个以上市级有关部门及县(市、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2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派出47支“1139科技小分队”,对接技术难题400余个,达成意向协议200余项。
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各类人才就会创造更大的发展可能性。在西湖大学,引进人才根据各自研究领域,成立独立的实验室,并带领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博士生等开展科学研究,攻坚克难。领军人才有方向选择权、目标确定权、资源分配权,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
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说,用人才,首先要配置好校内人才资源,发挥岗位设置调控作用,实行动态管理,加大“能上能下”力度;对急需、特需的人才,还要用好“特岗”等政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破除“五唯”,实施分类评价,让不擅长发表论文但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也能当教授。教师刘春英未发过SCI文章,但带领学生5次进入ACM国际总决赛并取得全球第20名的最好成绩,赢得“金牌教头”美誉,学校破格晋升他为教学型教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则将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聘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技术技能型,分类单列业绩条件,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现状特点,寻求差异化发展路线。
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营造可以拴心留人的成长环境,也是我省高校留住人才的温馨之举。一些高校积极落实校院两级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协调校内外各种资源,切实解决人才在户籍办理、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签证办理、社会保险、生活服务等各方面的实际困难。
浙江大学积极开展系列暖心工程,使人才在各个重要的职业生涯阶段,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关爱。人才的报到、落户、经费核拨、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均由人才工作办公室直接提供服务。2019年起,该校还探索设立了人才事务服务专员岗位。
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外籍专任教师占比超过90%。学校领导倡导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团队工作文化,每年组织多项富有中西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包括温州“文化之旅”等,增进中外文化交融,营造第二家乡氛围,提升教职员工的归属感。
为让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事业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启用了新人事信息系统,以“一网一码”建设为抓手,全部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80%以上的校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做到“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不断简化、优化各项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统计显示,目前全省共有7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先后分6批认定了6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新增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智库。2019年,15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总数列全国第二。各类人才在我省高校各展其才,发挥最大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