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本市连续两年开展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评选工作视频直播,累计有18万余人次观看。2020年,在疫情防控条件下,共开展了80余场创业教育直播课程,累计观众达到7万余人次。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创业团队不畏艰难,大创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近日,北京市教委高校学生处处长刘新军在北京市教委“十三五”期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果集体采访活动中介绍,2020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303支创业团队营收接近4个亿,带动就业2217人。

  刘新军介绍, 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构建北京高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六年来,本市“ 一街三园多点” 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建成。北京市教委通过与区政府、企业、高校共建方式,建设了三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园(良乡园、软件园、理工园),三园孵化总面积达21500余平方米,团队容量300余支;支持并认定25所高校大学生创业园为高校分园,包括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等,孵化面积近6万平方米,能容纳大学生创业团队800余支。“一街三园多点”创业团队容纳量达到1100余支,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和创业实践教育的空间。

  同时,本市还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了有温度的创业孵化服务。除了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两年免费场地支持,六年来,北京市教委还围绕团队的需要开展了90多次的集中政策咨询,1000余小时的工商注册咨询,300余场的专业培训,300余次导师一对一辅导,超过1600小时的法律服务,124次投融资对接,30多次人才招聘,保荐34家创业企业挂牌新四板,近100次的团队宣传展示和行业产业对接活动,超过1100小时的银行金融咨询服务。今年受疫情影响,多数创业园团队办公及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北京市教委还适当延长了团队孵化时限。

  刘新军表示,大学生创业园不仅是创业孵化平台,也是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以2019年为例,北京有40所高校千余名师生到创业园开展创新创业体验游学活动,来自河北、天津、内蒙古等地的高校师生慕名而来进行参观学习。2019、2020年本市连续两年开展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评选工作视频直播,累计有18万余人次观看。2020年,在疫情防控条件下,共开展了80余场创业教育直播课程,累计观众达到7万余人次。

  截至目前,市级“三园”累计孵化大学生创业团队573支,带动就业4427人,园区创业团队参加中国“ ”创新创业大赛冠军均出自理工园。孵化团队累计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42家,新四板上市挂牌企业42家,中关村金种子企业5家,中关村雏鹰人才15家。25所高校分园,作为市级创业园的补充,在园孵化团队753支,孵化人数4706人。其中,157支团队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金合计2.8亿元;完成社会融资2.24亿元;注册商标及申请专利合计509项;2020年度营业额2.35亿元。

  刘新军还表示:“十四五”期间,本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双创战略,完善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继续立足首都功能定位,坚持高精尖产业方向,推动优秀创业团队在本市科技园区落地转化;继续提升服务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实践再上新台阶。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