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许多优秀的高校。京师大学堂等学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培养和创造了大量优秀人才和科研成果,促使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近现代中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精准把握首都战略定位的“硬核”,正朝着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坚定前行。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首都高校特殊优势作用,使其贯穿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之中,成为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在历史与现实中把握首都高校对城市发展的特殊意义
《汉书·儒林传序》有言:“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首都首善之区的首要意义就是教育的典范。从古至今,教育始终伴随着城市的兴衰,犹如一座城市的灵魂一般,代表其文明与底蕴。而首都高校无疑是首都北京最靓丽的金色名片。
1.一流学府波委云集,为城市形象标注鲜明印记
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看,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现代高校的兴起与中世纪城市的迅速发展紧密相关。我国古代高等学府的雏形“稷下学宫”也促成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强盛,致使齐都临淄成为“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的天下名城。如今提起一座城市,很多人会想到一所大学,不少名校都直接以城市命名,例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等。可以说,大学孕育于城市,又成就了城市。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许多优秀的高校。京师大学堂等学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培养和创造了大量优秀人才和科研成果,促使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近现代中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众多首都高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直接联系在一起,影响和推动着整个国家近现代科学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实践。
北京是高水平大学的聚集之城,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首都高校是莘莘学子心中“北京”的代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从初入学堂开始,“清华北大”就是卓越的象征。风光迤逦的未名湖、绿树成荫的清华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将奋斗坐标锁定在首都北京。这些高水平的首都高校承载了无数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对首都北京的向往,是北京这座城市在每名学子心中的样子。
2.优质教育资源富集,为城市发展注入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首都高校因强大的学科优势,涵养了众多学界泰斗、名家大师、专业学者,每年培养超过20万各行各业的高水平人才。这些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北京注入新鲜力量,成为了促进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是首都北京最根本的竞争优势。
受教育环境影响,很多优秀人才在首都高校深造后选择留在北京,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被北京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来到这里安家置业。首都高校对人才资源的凝聚力正在转化成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提升了北京的竞争实力,彰显了北京的首都地位。
从民生角度讲,教育最牵动人心。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市民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首都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满足北京市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方面,也深刻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生活变革,在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温暖民心、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3.创新创业活力涌动,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就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很多先进科技都是源于大学校园。北京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其中首都高校是重要力量。当前,北京拥有8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62个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均列全国第一。这些高精尖的学科资源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必将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中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北京的重要发展节点和重大活动中,首都高校持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领域,首都高校倾力提供科技支持、人才支撑,助力北京成为国际上高科技快速发展城市的典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首都高校通过全方位服务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政治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完成全部 36 个主题彩车中35个彩车和21 辆礼宾车的设计工作,依托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开发27个版本仿真系统,对21520个表演数据进行建模和计算,以秒级和厘米级的精度为20万人“排兵布阵”,为国庆盛典装上“科技大脑”,用创造性成果向世界展现了首都气派与大国形象。
二、在适应调整提升中优化首都高校发展方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从工业化中后期向知识科技驱动新时期的转变。首都高校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迅速适应匹配北京城市定位变化这一经济基础,又要服从服务于这一战略变化。
1.主动谋变:适应首都功能定位新要求
蔡奇同志指出,“首都发展要紧紧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谋划和推进‘城’的发展,努力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开创性地阐释了新时代“都”与“城”的辩证关系。其内在逻辑深刻揭示:北京的发展是建立在首都优势资源的巨大红利和天然禀赋基础上的,这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和动力总成。因此,用好首都资源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
具体到高等教育来讲,也要树立全面资源观,把用好中央院校的资源作为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计。一方面,应推动“市属”向“市域”的理念转变,破除区别对待中央院校与市属院校的陈旧思维,对在京高校一视同仁、一样支持,跨越部委属与市属的价值边界,架通共建与共享首都发展的桥梁。另一方面,应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支持体系,重点在“用”上做文章,引导支持中央高校立足京华大地办大学,将首都优质院校所独特的高附加值转变为强劲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蓬勃动力。
2.顺势而为:调整首都高校规模结构
近年来,北京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布局,正加快从“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转变,产业结构加快迈向“高精尖”。这种剥掉“白菜帮”、做好“白菜心”的发展方式,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战略性调整,是千年古都瘦身健体“轻盈腾飞”,有效解决“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
具体到首都高校来讲,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首都新的发展模式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办学水平看,当前93所首都高校中有民办高校16所、高职高专院校17所,共有师生员工15万人,约占首都高校总规模的15%。这些院校不少是小规模办学,学科层次和水平也比较低,与首都核心功能的匹配度并不高,同样面临减量发展、整体提质增效的问题。从办学规模看,对于本科层次要在做优上做文章,引导首都高校面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制药行业等高端研发产业,面向研发设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行业,面向文创、现代农业等创新应用产业,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对于研究生层次要重点支持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加首都高校优势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比例,形成结构更优的首都高校发展格局。
3.创新机制:提升首都高校的服务能力
过去几年,首都高校服务保障首都重大活动的一系列鲜活案例,可以总结出关于创新支持首都高校发展新的规律性认识:高校每高质量完成一项重大任务,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就向前迈进一步,首都高校应在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成长。比如,正是基于参与“平昌冬奥北京8分钟”“北京世园会开幕式”“国庆阅兵模拟仿真”等重大活动任务的经验技术积累和专业人才整合,才培育和锻造出了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核心技术和团队。再比如,北京市将国庆盛典中“红飘带”大型景观雕塑工程交给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直接为学校土木工程等相关学科提供了难得的科研实践平台,帮助其实现了几项关键技术的突破。
支持新时代首都高校的发展思路,应该由单纯的“给政策、给票子”转变为“搭平台、压担子”,建立和畅通首都高校参与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通道,引导高校在挑担子、克难关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实现政、学、研、产、用的科学融合。一是建立对接机制,加强市级层面统筹力度,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建立与首都高校更加紧密的联系,将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与首都建设的方方面面有机衔接起来,推动首都高校常态化参与首都高质量发展进程。二是搭建专项平台,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市里所需、学校所能”的原则,组织高校参与更多科技攻关、城市治理等重大工程,承担更多的服务保障任务。三是深化引导服务,完善市领导联系高校制度,推动市领导联系高校 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学校办学治校的全面工作,如同改善营商环境中对口服务企业一样,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参与首都发展提供指导。
三、在融入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中彰显首都高校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首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也同融入参与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密不可分。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必须充分挖掘和激发首都高校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切实将首都高水平大学集中的势能转化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1.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培育建设全国政治中心的“智囊团”
注重强化首都高校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咨政、启民、育人重要作用。一是建设理论研究宣传阐释新高地。培育支持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研究和宣传实践,不断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解读、引领时代的能力,探索凝练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制度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二是建设国家高端智库荟萃地。推动首都高校始终秉持咨政报国的情怀,不断增强善谋远谋的本领,集中人文社会专业荟萃的优势兵力,加强对国家和首都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研究,成为思想成果辈出、咨政人才集聚的重要阵地,更好地为中央和首都决策服务。三是建设爱党爱国表率示范地。全国稳定看北京,北京稳定看高校,首都高校是社会思潮的重要风向标。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铸就首都高校爱党爱国的鲜亮底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正能量引领社会思潮的主流方向,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
2.发掘大学精神价值,打造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助推器”
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首都高校弘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典范。一是提升校园文化的承载力。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首都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引导高校用心培育打造高格调、有品位的典雅校园文化,更好履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载体,增添首都文化的深度和厚度。二是提升艺术院校的牵引力。首都众多的艺术院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相关行业的最高水平,要发挥好这些院校文艺工作者的独特功能,用“德艺双馨”的品格培育塑造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支持其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风格、首都特色的精品力作。要鼓励艺术院校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瑰宝,为传统艺术插上科技翅膀,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精神价值。三是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塑造力。首都高校除了培养高素质的北京新人外,还应承担起提升首都市民文明素养的重要责任。要积极推动文化艺术进基层、进社区,组织举办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活动,更好满足首都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在涵养城市的儒雅气质、勾勒城市的文明线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厚植人文交流基础,提升建设全国国际交往中心的“软实力”
高校是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理论思想交融交汇的重要场所。要增进首都高校对北京发挥首都外交功能的支撑支持,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人才,扩大北京的国际影响力。一是以校际合作发挥公共外交功能。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是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公共外交的重要范畴。要支持首都高校履行国际交往的职能,引导高校师生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让广大知识分子发挥起对外宣传、国际传播的“使者”作用。二是以学科优势发挥技术支撑功能。充分发挥语言类高校学科优势,紧密对接首都外交需求,支持北京多语言交流互通平台建设。要组织师生广泛参与首都主场外交活动,像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防境外输入防控工作中发挥高校语言翻译支持和志愿服务功能一样,让国际交流成为高校服务首都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契机。三是以留学生教育发挥民间交往功能。精心培育“留学北京”品牌,以首都高校为主体大力建设“留学生之都”,推动北京成为外国人才到中国留学的首选地。要为外籍留学生提供读懂中国的学习平台和实践路径,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群体,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夯实民意基础。
4.突显科学研究优势,激活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动力源”
首都高校要充分发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科研优势,在承接服务首都发展重大项目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带动北京高科技发展与硬实力提升。一是激发高校师生创新潜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破除“五唯”等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主动为科研人才和创业项目解束缚、搭平台,让他们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探索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创业的激励保障措施,支持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让创新创业活力在高校竞相迸发,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能量。二是引导师生把精彩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制定首都高校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计划,创新开展红色“1+1”、“双百行动”计划等项目,组织高校直接服务北京建设的重大项目,开展重点难点问题科技攻关,集中科研力量破解首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三是围绕“三城一区”建设优化高校空间布局。从国际上看,硅谷等成功的园区型创新中心,背后都有斯坦福、伯克利等世界名校强大的原始创新力作支撑。要引导首都高校根据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合理布局有关学科,建设实验基地。特别是在怀柔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植入相关的高校资源,提升区域核心科技水平,全面支撑“三城一区”建设。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