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是新时期全面提升教师质量的战略选择和全新行动,也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包括为何监测、监测什么、如何监测、监测结果何用。

  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是新时期全面提升教师质量的战略选择和全新行动,也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包括为何监测、监测什么、如何监测、监测结果何用。2014年,浙江省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6年来从监测理念、监测内容、监测方式和监测结果4个维度探索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实施路径,为我国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提供了实践参照。

  聚焦教师画像的个体描绘

  随着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要求更加明确,质量监测作为一种大规模评价,使用项目反应理论、认知诊断模型等现代测量理论与技术,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包括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在内的教师教育综合质量信息多维度、多层次深入挖掘和分析,对教师画像进行“个体描绘”。

  新时代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理念,重点关注教师德育能力,促进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浙江省在“十三五”教师教育创新工程的首要任务就是“师德养成教育”。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应突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个体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品格、德性、情感、价值观、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也要以了解掌握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为旨趣,实现个体描绘的教师画像。

  建立基于教师画像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标准。结合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等全国性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对教师教育质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合教师的个人特征、职业特征和社会特征来构建聚焦教师个人画像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标准。浙江省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性测评,用雷达图等可视化形式,旨在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进行个体画像式描绘。

  立足过程本位的全面监测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应当立足过程本位,实施全面监测,重视教师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变化,尤其要对教师和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全面监测。

  关注教师教育质量的跨学科多元监测内容。开展跨学科多元综合评价,多维度、多视角整体监测教师综合品质和能力,逐步实现从重视外在教师教育质量的评价或保障到重视教师教育质量多元内容的综合监测转变,为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供可靠证据。为适应新时代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实现了从描述教师整体的学习结果到对教师个体学习过程的画像,从基于结果的阶段性、终结性监测转向过程本位的形成性、表现性监测,将针对学习的监测和为了学习的监测转变成为作为教师教育质量一部分的监测,在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进行多次、即时、动态监测。

  开发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的综合指标。为了实现过程本位全面监测,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不仅需要考虑输入条件涉及的基础指标,也要考虑与学科知识、技能相关的硬性指标,更要重视教师的内在素养,如个人品质、道德品格,及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德育能力等软性指标。浙江省在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过程中,分别在普通高校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质量方面建构了包括基础指标、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的教师教育质量全面监测的内容指标,包括600多项观察分析指标、95套量化统计分析表格。

  基于精准数据的持续改进

  新时代要求建设全国教师教育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监测机制,发布中国教师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需要基于教师教育质量的精准数据,并进行持续改进。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定期公示或发布制度。浙江省建立了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定期公示或发布制度,如定期发布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结合师范生专业认证发布师范生培养常态数据分析报告,结合教师培训要求发布教师培训质量评价分析报告,并将监测结果和改进意见反馈到各培养单位。此外,在教师培训质量推门听课和抽查中,也将监测结果应用于各地年度教师培训绩效考核,加强持续改进。

  建立基于通报批评、追究责任、限期整改等手段的问责制度。浙江省以省教育厅为依托,建立了基于通报批评、追究责任、限期整改等手段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结果问责制度,以发现反馈问题、接受监督、质量改进、改进问责等为具体措施,形成“监测—改进—再监测—再改进”持续改进机制,确保了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持续改进机制顺利运行。为加大教师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力度,浙江省实施教师教育“攀登计划”,建立“攀登计划”实施情况跟踪、督导机制,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实施情况专项督检和第三方评估,及时对“攀登计划”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本文系世界银行TCC6子项目——“十三五”振兴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大目标及政策建议研究项目[A12-201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