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指导能够做得实,离不开机制的保障。在北京市教委学前处领导下,早教所带领各区教研部门稳步实施,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对各区探索全覆盖教研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及组织保障。

  教研工作是教师深入探究保教规律,不断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园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去年年初,北京对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各区学前教育质量发展并不均衡,尤其是一些新建园、民办园教研意识薄弱,教研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区域教研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些现状,北京明确了新时期教研工作的着力点:加强教研条件保障,健全教研指导网络,完善区域教研、园本教研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作用,帮助薄弱园“站起来”。

  划分四大共同体,构建横向联动、纵向深入的教研网络

  为构建横向联动、纵向深入的教研指导网络体系,北京把16个区(含燕山)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分界线,按照兼顾质量、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就近便利等原则,重新划分整合为四大区域教研共同体。在北京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统筹指导下,共同体成员深入区域教研与园本教研现场,开展观摩、体验、点评、研讨、评选、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指导与交流活动,营造积极主动的教研文化氛围,提供示范和引导。

  教研指导能够做得实,离不开机制的保障。在北京市教委学前处领导下,早教所带领各区教研部门稳步实施,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对各区探索全覆盖教研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及组织保障。而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区也逐渐形成了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部门为主体,科室联动、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为全覆盖教研深入推进提供了政策、机制、人员和经费等保障。

  例如,平谷区教委协调学前科、教研室和督查室合力保障全覆盖教研,出台了《平谷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学区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每个学区都做到“三建立”,即建立统筹协调、有效沟通机制;建立学区工作计划、总结、汇报制度;建立学区专项档案,加强评估。同时,为每个学区提供一定经费保障,给主体负责的示范园园长、业务园长发放津贴补助。这些举措有力地调动了学区示范园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教研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依托“区—片—园”三级教研,提升薄弱园内生力

  在健全教研指导网络的过程中,各区在原有成熟的“区—片—园”三级教研管理模式基础上,结合“全覆盖”精神,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举措,加大对区域内新建园、民办园的关注与扶持。

  第一,合理划分片区,片区内联动。有的区为了实现资源整合、优势辐射帮扶联动,对片区进行了更为合理的布局划分。例如,顺义区五大领域联盟,过去主要是以教办园为主,为推进全覆盖教研,依据“名园+新园、公办园+民办园、强园+弱园、城区园+农村园”的基本原则,依托9所示范园重新成立了9个教研共同体,园所覆盖面的大大增加,有利于促进薄弱园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区的学前教育质量。

  有些区由于辐射范围广、园所数量多,为使横向联动、纵向深入得以贯彻,结合教研主题和内容,在片区内再分组,在片区间加强联动。例如,海淀区在4个片区17个学区构建“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模式,组建10个教研指导工作坊,重点面向“基础较为薄弱、保教质量亟待发展、研修主动性不强”的百余所幼儿园,借助区域游戏、课程领导力及领域研修等项目建构教研基地,针对有共性需求的园所,以基地为中心进行联片教研,形成了开放互融的片区教研氛围。

  第二,优质园骨干教师做引领、示范。各区优质园在长期的质量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园本教研经验,培养了一批成熟的教研管理者与教师,这些园所在全覆盖教研工作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示范带动作用。例如,丰台区每年组织市级示范园进行片区辐射开放观摩,每学期初组织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上报一节“片区献优课”,有现场观摩和录像直播两种方式,不在一线的骨干教师还可以申请进行案例介绍、专题微讲座。房山区发挥城镇园所骨干教师的优势,深入山区,以说课、做课的方式带领山区园所开展教研。

  第三,线上线下结合,研训一体化。有些区继续发挥研训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作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教师培训全覆盖助推教研全覆盖。例如,通州区运用网络平台,深入开展专题培训、教研交流、网络答疑和小型会议等活动。

  采取多元教研方式,捕捉真需求研究真问题

  随着北京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保教干部和一线教师在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等方面发生了很大转变。然而,在实践中,切实落实“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对儿童行为与发展的观察分析,以及对儿童游戏适时、适度、适宜地介入与指导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大量的幼儿园新任业务干部面临实践经验不足和园本教研组织管理能力弱等问题。对此,全覆盖教研通过以下三方面尝试去破解这些问题。

  一是挖掘和捕捉保教工作中的真需求、真问题。找准问题,才能深刻转变教研工作的内容与重心,才能真正有效指导教师的实践。北京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在“市—区—园”教研体系指导下,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教研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例如,针对教师“重教轻学”问题,丰台区由重视研究“集体教学课”到关注儿童一日生活和游戏,由研究教师的“教”到更注重研究儿童的“学”,将教研专题更多地聚焦到对儿童游戏的观察分析和指导上,分阶段推进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领域核心经验的梳理以及师幼互动策略的提升。

  二是探索创新多元教研方式,满足园长和教师所需。全覆盖教研横向联动、纵向深入的特点,使各区在组织区域教研与园本教研指导工作过程中,走起来,看起来,议起来,动起来,借助开放观摩、研讨评赛、跟岗实践、微讲座、主题沙龙、追踪式指导等多种教研方式,为各级各类园所提供了融通对话协同发展的平台。

  三是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教研文化。在全覆盖教研中,我们力求突出尊重、理解、对话,为一线教师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发展系统,将幼儿园的实践工作导向关注幼儿发展,思考如何实现让幼儿“今天快乐、明天幸福”的终极目标,让教育回归原点,使幼儿获得最大化的发展。在园本教研层面,特别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营造民主平等的教研文化氛围,每位教师都被积极带入思考,抢着发言,回到工作岗位,行动力也增强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覆盖教研推动下,各区通过多方协调,积极采取多种办法补充教研队伍力量。例如,朝阳区教委为学前教研室争取增编,积极引进学前专业的研究生等高端人才,聘任为协作组兼职教研员,从而组建了“区级教研员—协作组兼职教研员—园级兼职教研员”层级教研梯队。下一步,北京将进一步健全全覆盖教研指导网络机制保障,多种方式继续加强区际、园际联动,从而促进学前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创新教研方式,推进北京市全覆盖教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