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最近几年,这样的幼儿园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作为欠发达的西部高原省份,青海省财力有限,学前教育发展基础弱、底子薄,相对落后。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是青海省教育厅2019年度的“厅长突破项目”。

/></p><p >  <span style=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城南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表演弹唱。航青多杰 摄

  雪域高原的牧区村落里,也有一类示范园?

  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县城出发,迎着日干山顶的皑皑白雪,向西北方向前行大约70公里,未及子科滩镇黄青村幼儿园,便已看到高耸飘扬的五星红旗。这所海拔3800米的村级幼儿园,由政府投入420万元扩建,占地面积3525平方米,保教设施齐全,功能室完备。2018年,该园被评为州级示范园。

  在青海省,最近几年,这样的幼儿园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作为欠发达的西部高原省份,青海省财力有限,学前教育发展基础弱、底子薄,相对落后。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是青海省教育厅2019年度的“厅长突破项目”。

  青海省以扩大普惠性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集团化办园示范引领等举措为引擎和助力,健全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4%,提前完成了学前教育“十三五”规划目标,跑出了青海学前教育的“加速度”。

  以扩大普惠性资源为“主引擎”

  沙池鱼塘,鸵鸟孔雀,茶花番石榴三角梅……看着孩子们在新开辟的3000多平方米的生态环境园里玩耍,西宁市城北区钢城幼儿园园长谢慧萍更坚定地认为,走上普惠性民办园之路是正确的选择。

  “政府分担办园成本,在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公办园享受同等待遇,生源和师资稳定了,内部管理更规范了,我们也能把结余的资金更多地用在园区建设上了。”谢慧萍说。

  青海省东部地区,因自然条件相对好,人口密度很大。如东部的西宁市和海东市,面积虽只占全省的2.8%,却集中了全省64.08%的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而青海省的高原牧业区和大山深沟的农业区,面积虽占全省的95%以上,但居住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5%,因为经济落后、人口居住分散、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学前教育发展更为薄弱。

  在这种“城镇挤、农牧区弱”的情况下,青海省因地制宜,把扩大普惠性资源作为跑出学前教育“加速度”的主引擎,实行“省市(州)两级统筹、协调督导、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园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格局和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19年,青海省教育厅等9部门修订完善了《青海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青海省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并印发了《青海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规定老旧城区、棚户区改造和新城区、城镇小区建设,要按需要配建幼儿园,大力扩充城镇普惠性资源。

  对通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采取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其发展。同时,在居民住宅区规划设计审批中,将配套园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从源头上保证学前教育学位供给。

  省级财政重点支持农牧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在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的基础上,采取附设幼儿班、设立巡回支教点等方式,解决小散远地区幼儿入园问题,实现了乡镇以上幼儿园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了667个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共补助资金1629.9万元。

  随着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全省幼儿园由2013年底的1245所增加到1804所,其中公办园1260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9.8%,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7%,青海六州所有儿童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儿童都能享受到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以稳定专业教师队伍为“助推器”

  提及自己的工资待遇,海东市平安区星光幼儿园教师李海霞脸上的笑容多了。今年,她享受到了政府购买保教岗位服务奖补资金,每个月工资多了750元。

  有好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支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可以助推学前教育这辆“列车”更快更好地前行,这是青海发展学前教育的共识。随着学前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充、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新的难题也随之凸显: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不足、稳定性差等问题日益突出。该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

  青海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破局。1.24亿元,这是青海省政府2019年购买学前教育保教岗位的服务资金数,共购买保教岗位13691个。这一做法,在青海省已经推行了5年,已实现区县全覆盖。

  青海省按照“县级实施,省级奖补”的原则,县(区)教育部门按照购买程序,编制购买计划,省级按照每个岗位每月700元给予奖补,2019年开始,每个岗位每月又提标了50元。同时,落实购买资金,公开相关信息,签订购买合同,组织实施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督导检查。

  “政府购买保教服务,有效缓解了我园师资不足、教师待遇不高和队伍不稳的问题,教师动力足了,也能更好地助力学前教育的发展。”西宁市城中区龙源幼儿园园长李瑛说。

  在事业单位编制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区县,祁连县政府先行先试,成立以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的幼儿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以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为目标,先后分三批招聘同工同酬编外幼儿教师151名。

  “虽然是编外的,但跟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岗位工资,同样足额足项缴纳‘五险一金’,我很有职业幸福感。”祁连县八宝镇第一幼儿园教师穆周尕措10月份的工资是6000多元,在偏远的西部小镇,这一工资让很多人羡慕。

  为提升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的专业素养,青海省制定了幼儿教师队伍培训规划,建立了国家、省、州、县(区)学前教育四级培训体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送教、跟岗”等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和农村幼师全员培训。正如日前在西宁参与“省培计划”的大通县黄家寨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白文英所言,“在我们这儿,有的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培训机会,想不进步都难”。

  好的政策还在向幼儿教师倾斜。比如最近几年,西宁市城北区实施了幼儿教师学历达标提升计划,通过政府负担学费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幼儿教师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参加学历提升学习,已有301名教师通过学习提升了学历。

  多措并举之下,青海省幼教队伍增“量”提“质”,与2014年相比,教职工增加了1.05万人,专任教师增加了6226人,师生比由1∶28.43提高到1∶17.75,学前教师学历水平、持证人数逐年提升。

  以城乡共享优质资源为“平衡系统”

  “以前,娃娃们每天跟着牛羊满山跑,现在不仅有玩的地方,还能免费接受正规教育。”早上9点半,兴海县龙藏乡纳洞村牧民南拉把5岁的女儿杨金卓玛送到村里的幼儿园,便安心去忙自己的事了。

  更让南拉更安心的是,这所村幼儿园,无论是师资、保教设备还是教育理念,一点也不比县城甚至省城里的差。

  如今,走进兴海县任意一所幼儿园,都不会感受到大的差异。政府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统一配备保教设施,全县统一运用“6+2”(语言室、动作室、思维室、科学室、综合室、传统文化室+营养室、寝室)功能模块活动场所,进行标准化课程教学,加之政府统一招聘和定期培训教师队伍,基本保证了县域内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们还采取了‘帮扶结对’和‘送教下乡’等形式组织开展支教活动,实现城乡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现在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前教育了。”兴海县教育局局长王佐忠介绍。

  发展速度上去了,但若城乡发展不均衡,就很容易“翻车”。2019年6月,青海在兴海县召开全省学前教育现场观摩会,推广“兴海经验”。2019年10月,又从全省32所省级示范园中遴选了7所,从帮助薄弱园明确办园定位、建立健全幼儿园管理制度、提高科学保教水平、建设幼儿园师资队伍四个方面,以“1+1”或“1+x”模式,分别与海东市、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海西州幼儿园一起开展集团化办园试点工作。

  同时,青海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幼儿园以举办分园、承办新园、托管弱园、合作办园等多种形式,扩大区域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大通县实施的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模式,形成了一园多址、品牌发展、特色发展的集团化办园格局,扩大了县城地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带动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科学发展。

  西宁市城中区乡村薄弱园与区域内优质园联起手来,公开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兼任薄弱园园长助理,依托城市优质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保教实践经验交流,加大了优质资源辐射力度。

  “下一步,青海省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在健全保障机制、争取资金来源、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均衡发展上寻求新的突破,全力为青海人民提供普及普惠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青海省教育厅厅长韩英说。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