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教育两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有限与无限相结合”,将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奉为事业,尽锐出战,升级加力,努力展现天津作为。

  今年以来,市教育两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有限与无限相结合”,将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奉为事业,尽锐出战,升级加力,努力展现天津作为,切实发挥教育精准扶贫作用,全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制度体系

  市教育两委注重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精准调研重谋划,市教育两委负责同志多次赴甘肃、青海、新疆、西藏、承德受援地调研。扎实部署抓落实,召开推动会和协调会,及时传达学习相关扶贫文件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推动扶贫工作落实。建章立制强保障,成立市教育两委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扶贫协作与语言文字处,制定《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2019年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 》,出台《援派干部教师管理办法》和《扶贫调研工作方案》等规定,建立议事制度和巡查制度,建立援派教师数据库。领导带头勇担当,10名市教育两委负责同志与甘肃省会宁县十户结对认亲,长期帮扶助其脱贫增收。

  深入实施教育扶贫项目

  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加大职业教育援助力度,倾心、聚力、精准、重效开展帮扶工作,构建起区域系统援建、品牌整体输出、专业结对共建、师资轮岗培训、学生定制培养职教帮扶五模式,走出一条职教精准扶贫的特色之路。实施中西部师资培训,为19个省市区、20多个市县培训管理干部和职教师资近万人次。援助承德职业教育,依托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援建承德应用技术学院。加大甘肃职教合作,协调天津市职业学校与甘肃23个特困县区建立职业教育“3+1”脱贫帮扶机制。推进终身教育,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与甘肃天水电视大学签约实施帮扶。

  选派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干部教师开展“组团式”支教。今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共选派“组团式”“万名计划”管理干部和支教教师369名,选派骨干教师担任种子教师,“手把手”指导帮扶校教师。持续做好受援地区管理干部教师在津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市教育系统为受援地区培训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600余人。选派大学生赴和田实习支教。今年,市教育两委从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等4所学校选派2批共计600名大学生赴新疆和田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支教活动,解决当地师资短缺的问题。

  开展“手拉手”结对全覆盖。今年以来,我市16区共有499所中小学校与受援地区(甘肃、承德、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黄南州)1158所中小学校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关系。办好对口支援高中班、中职班,开展“双五”系列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加大教育信息化援助力度,推动津青两地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黄南州建成10间远程教室,与我市中小学开展远程教学。天津中学与新疆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开通津和两地同步课堂,天津师范大学在承德市建立网络信息培训基地,实现津和、津承两地远程同步教学。建设普通话远程授课系统,提升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

  开展对口帮扶招生工作,协调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在甘肃省甘南州、天祝县和青海省黄南州定向招生40人。加强“内高班”“内职班”招生计划安排,我市高中学校内地新疆高中班和西藏高中班计划招生1000余人;我市中职学校内地新疆中职班和西藏中职班计划招生200余人。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举办第十届“感恩伟大祖国,增进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举办第五届内高班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比赛,近百名学生参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

  此外,市教育两委在人才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动员教育系统干部职工采购受援地区产品,制定扶贫产品进高校食堂实施细则,推进学校超市设受援地区产品专柜。截至目前,市属高校、直属单位和机关消费扶贫初步统计约1240万元。

  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

  市教育两委把甘南和承德深度贫困地区作为教育帮扶重点,在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挤出48.95万元举行甘南州教育系统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培训,拨付100万元给天津师范大学在承德市围场县设立教师培训基地,拨付资金34.275万元在承德5县各1所小学建设1间远程网络多媒体教室。

  做好控辍保学和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援派教师献爱心,到少数民族家中家访,自掏腰包给学生买文具、衣服,与学生建立深厚感情。结对校“手拉手”,捐款捐物帮助困难学生。各高校精准资助贫困大学生,在奖学金发放、学校用工、实习岗位推荐等方面,制定建档立卡户大学生同等条件优先措施,防止因贫辍学现象发生。

  创新语言文字扶贫工作。在津设立5个新疆籍来津务工人员普通话培训点,全年培训2000人次。组织专家“讲师团”赴和田地区为教师培训推普知识达600人次,提升受援地区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