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拿着带有二维码的视力测查纸,在老师的帮助下,不到2分钟就完成检测。这是近日记者在杭州凤凰小学视力普查现场看到的一幕。

  学生拿着带有二维码的视力测查纸,在老师的帮助下,不到2分钟就完成检测。这是近日记者在杭州凤凰小学视力普查现场看到的一幕。“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近视状况,老师就会第一时间给家长发送预警信息,家长扫描二维码就可查看孩子的视力情况”,该校校长缪华良告诉记者。

  包括凤凰小学在内,杭州市上城区31所中小学校10月份陆续完成了今年的第二次学生视力普查。“拿到学生视力初始数据后,学校就可以开展学生视力评估、分析及各种防控工作了。”该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说。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接近70%。作为教育大省,我省也是近视高发省份。自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来,我省多措并举,从推广近视普查做起,率先开发近视防控信息系统,为百万中小学生建立视觉健康电子档案,并承诺到2023年,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以2018年为基数,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近视防控不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还延伸到班级、学校、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作为国家近视防控工作试点省份,浙江的这场“硬仗”怎么打?现阶段又遇到了什么难点?记者为此展开调查。

  近视防控不力

  问责学校政府

  日前,记者在杭州市凤凰小学看到,学校正在对1399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视力测查。

  三年级学生赵亮跟着同学一起,来到学校的美术教室。他手里拿着班主任给的一张带有3个二维码的视力测查纸。轮到他了,他拿着这张纸来到医生跟前。

  放学回家,赵亮把自己的测查纸交给妈妈,妈妈立即扫描二维码,很快知道了结果:跟上一次测试情况比,左眼视力有了提升,但右眼视力下降了。“通过这些数据,我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调整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

  杭州凤凰小学校长缪华良对记者说,学生视力检测一结束,各项数据马上会上传至省近视防控平台。

  包括凤凰小学在内,杭州市上城区31所中小学校10月份陆续完成了今年来第二次学生视力普查。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向记者介绍,第一次普查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完成,当时全区31所中小学的近3万名学生得到了精确的视力数据。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倪松涛告诉记者,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攻坚战,今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摸排所有中小学生的视力底数。“国家公布的浙江省近视率为抽查数据,并不代表全省的近视情况。近视率越精准,我们才能越科学地开展防控。”

  去年年底,杭州上城区和温州市作为全省试点展开中小学生视力普查。与此同时,由省教育厅牵头搭建的信息化近视防控系统也为全省中小学生视力数据搜集提供了基础。

  作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温州市今年率先开展“明眸”工程,并将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由市主要领导牵头实施。通过政府主导、专家引领、多方协作模式,温州在开展视力普查的同时,还进行防控知识普及,并结合专业诊断治疗,形成可信可行的近视防控“温州模式”。

  今年5月,温州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第一轮全市106万名学生视力普查,得到国家点赞。9月,仅用两周时间完成第二次普查,被全省学习推广。10月,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温州举行,以“温州模式”指导全省近视防控工作推进,形成科学防控态势,切实降低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近视防控全国一盘棋,我省这场攻坚战压力很大,但决心更大。”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倪松涛说:“目前,全省150万中小学生建成了视觉健康电子档案。我们要结合浙江实际逐步推进,总结出近视防控的浙江经验。”

  据了解,为推进近视防控工作,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举措:2018年9月,浙江省11个省级部门近视防控联席会议机制建立;2018年11月,省近视防控指导中心成立,落实近视防控专项经费;2019年2月,《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2019年5月,全国首发《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2019年6月,正式发文组建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专家指导委员会……

  爱护眼睛、防控近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卫生工作,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国家战略。“孩子的眼睛状况,不再只是停留在视力表上忽上忽下的度数值,而是要写进政府考核本上的成绩单。”倪松涛告诉记者,孩子的体质健康不达标,近视防控这项工作没有做好,甚至会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及学校被问责。

  学校家长齐管

  综合施策招多

  了解孩子的近视率是第一步,如何把孩子的近视率降下去,才是问题的关键。记者走访发现,浙江各地学校在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下,正在扎扎实实推进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

  中午时分,记者走进杭州市江干区的天杭教育集团,看到学校教导处的张琦老师正在检查每间教室里的“2米线”。“这条线是第一排学生课桌到黑板的距离,必须要保持在2米以外。因为学生经常要挪动桌子,所以校医、班主任、年级组等,每天都要检查一遍。”

  在学校的体育组,体育教研组组长帅楚荣正在看手机视频。“这些都是家长发来的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小视频。”帅楚荣说,从上学期末开始,学校开始给学生布置体育回家作业,“每天都布置,一个阶段一个体育锻炼的内容,家长要视频打卡。一个阶段后,学校会定期检测。”

  “防控近视也要‘对症下药’,哪些因素导致学生近视,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杭州江干区教育局局长徐晖表示,今年2月,该区就出台了“中小学生近视防控15条”举措,分5个方面作了规定:针对教室座位,要求至少设置视力安全线;课后作业方面,要求不得使用APP布置……

  “学生们大多数时间在学校,校园近视防控工作多做一点,孩子的防控意识就会增强一分。”在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看来,学校要尽量改变各项规则,来保障孩子视力健康。

  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沈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视防控是个体系工程,他们结合全区“健康校园”行动计划,正在酝酿推出近视防控综合型“升级版”方案: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视力健康档案,推出“体育10条”,学生每天要完成体育作业,进行户外运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另外,班级近视率防控还将纳入班主任的考核指标,以及学校管理考核评价中去。

  在温州,围绕“降”这一主题词,则推行“一减一增一规范一加强”四项举措,来缓解学生学业与活动间的矛盾。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加学生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规范课堂电子教学产品应用,加强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并且实施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标准化体育场馆建设,为每个学生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创造条件。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我省推荐的温州市,金华市,杭州市上城区、滨江区,宁波市北仑区,绍兴市上虞区,衢州市柯城区等2市5区,全部入选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未入选地区的近视防控工作也未松懈,全省近视防控科普宣讲和培训接连开展,社会捐款支持近视防控等工作卓有成效。

  前移防控关口

  首选户外运动

  “我也知道要爱护眼睛,但视力度数还是会上升,这该怎么办?”刚完成检测的赵亮着实有点难过。

  在采访调研中记者发现,目前我省近视防控稳步推进,也面临巨大挑战。在一所学校,记者看到一份视力普查数据:一个四年级班级45名学生中,6月份近视率为45%,暑假过后,近视率上升到60%。

  现在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孩是“不着家”,而现在的小孩是“不出门”;过去的小孩玩的是单双杠、沙包、乒乓球,现在的小孩玩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这些用眼行为和用眼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近视的诱因成倍增加。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倪海龙主任表示,现在儿童近视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孩子的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的,比如娱乐性用眼过度,缺乏户外活动,近距离阅读用眼时间过长等。他指出,对于眼睛还没有近视的小朋友来说,维持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是预防近视的最佳措施。

  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也认为,学生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户外活动偏少。他说,从对近视的各种研究来看,户外运动是预防近视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近视防控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单单靠学校及教育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沈琳对记者说,现在家长对孩子的陪伴缺乏质量,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直接扔给孩子一个手机。孩子安静了,视力却在慢慢变坏。“在低幼段儿童当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3至6岁阶段孩童的近视防控,应该引起重视。”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近视存在低龄化的趋势。杭州不少小学一年级学生就戴起了眼镜,幼儿园时期就已经近视。据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防盲治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6岁孩子近视率为12.5%,这些孩子长大后大概率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

  “近视一旦形成则不可逆,低龄化也意味着近视防控本底基数变大,直接影响我省的近视防控目标。因此,防控关口还得前移”,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徐良德说。

  专家一致认为,从源头抓起,减少近视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还需要长年累月的重视,需要各方一起努力。目前,浙江省近视防控已联合了共青团、妇联、医疗保障等更多公共组织力量,期待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近视防控的氛围下,孩子们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