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师范”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提升教师质量的战略选择,探索从“知识本位”到“立德树人”,从“封闭分离”到“开放协同”,从“手工作坊”到“互联网+”,浙江省从目标、主体和路径三个维度推进“新师范”的建设实施。
教育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视觉中国 供图
建设“新师范”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提升教师质量的战略选择,探索从“知识本位”到“立德树人”,从“封闭分离”到“开放协同”,从“手工作坊”到“ 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
推进“互联网+”融入“新师范”教育过程。浙江省对“智慧教育”为载体的“新师范”建设实施平台升级,有利于实现师范生教育实践管理、数据存储信息化,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转变师范生实践教学方式,追踪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历程,作为从职前到职后的学习、实训和培训的多维度发展的支撑,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把师范生日常学习、技能训练以及职后发展的轨迹详细记录、分析和归档,为师范生、指导教师、高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决策支持。应当建立“新师范”建设实践共同体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新师范”建设实践共同体的等级评估,推行规范化、过程化管理,探索完善“新师范”建设实践共同体的激励政策,按照“新师范”建设实践共同体评估等级对依托学校适度增加教师编制和绩效工资核定系数,推进师范专业教学实验室、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教室建设,建立智能化师范生教育实践平台,推进教育实践全过程管理,实现师范专业认证实践教学证据呈现的信息化。
建立大数据支撑的师范生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成立地区教师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不断完善不同层级的质量监测体系,对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监测,每年发布师范生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并做好基于监测结果的问责和限期整改工作。例如,浙江省围绕师范生质量建设的关键环节,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招生、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实践教学实施、培训质量等,每年分不同主题,连续三年开展面向浙江所有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专项督查,有利于推进高校重视师范生培养和师范生教育质量提升。此外,还应当研发实施“新师范”建设管理平台,助推实现师范生培养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生培养质量监测分析与绩效考核。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