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8年人均GDP的统计情况,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只有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东莞、中山6个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省有14个地级市连全国平均水平都没达到,位居最末的梅州、河源、汕尾等市,连全国人均GDP的一半水平都达不到。

  进入2019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被提上日程。而作为全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过往30年间全国省级GDP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在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实践中,却也面临着较为特殊的发展情境和现实困难。

  区县经济差异制约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也是一个内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省份。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其中9个市在珠三角地区。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汇总广东全省一半左右人口,占地面积约占全省三分之一,GDP总量却占全省八成左右。而非珠三角的粤东、西、北地区的12个地级市,汇集全省另一半人口,七成面积,GDP总量却只占全省两成。

  按照2018年人均GDP的统计情况,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只有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东莞、中山6个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省有14个地级市连全国平均水平都没达到,位居最末的梅州、河源、汕尾等市,连全国人均GDP的一半水平都达不到。

  一方面是珠三角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另一方面是广大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远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一个省内出现如此悬殊的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却也是广东教育目前面临的最为现实的省情。

  众所周知,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各地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以县级的财政投入为主。

  笔者接触过许多来自粤东西北地区的基层县级的行政官员。据他们反映,广东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县级财政基本是“吃饭财政”,县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通常只能满足给县域内公办学校教师发工资的基本需要。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的窘迫,阻碍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实现。

  加强省级统筹是破解地区差异的关键

  和基本均衡不同,优质均衡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均衡需求。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明确指出,新一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核心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018年7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则进一步指出,广东义务教育发展的重点是缩小教育差距,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整体提升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和基本均衡时代更强调补齐基础办学条件、学校设施设备的差异,优质均衡时代的义务教育更强调注重教育质量,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强调要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而这显然需要各级财政更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

  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广东需要进一步加大省级统筹的力度。由于省内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形势较好,省级财政相对充裕,这也是广东省级财政可以支持省内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基础。

  省级统筹并不是只在财政上进行统筹,还涉及许多体制、机制上的瓶颈问题。2017年以来,广东省在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中,也从省级的高度和视野对各县域进行了统一的布局和要求:

  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的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职工编制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等设定统一的标准;打破城乡二元的结构壁垒,对城乡学校进行更合理的布局,对城乡师资进行更均衡的配置,强调着重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大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现代化学校建设,对省内不同的地区设立了建设以上两类学校的时间表。

  通过省级统筹拉动县区增加教育投入

  加大省级统筹力度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保障,但是义务教育发展仍然是“以县为主”。

  近些年来,广东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实践中,省级财政在许多投入中均明确要求县级财政必须配套投入,此种做法显然是希望进一步明确县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在笔者看来,省级对县级投入的配套要求,是必要和合理的。省级统筹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要通过省级统筹,调动县级在举办义务教育上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加这些地区在教育上的投入。

  从具体实际上来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由于其周期长,见效不明显,有些地方政府确实有不重视甚至懈怠之嫌。

  在个别欠发达地区,存在着“等要靠”的惰性,他们甚至指望省级在义务教育的各项投入上都能大包大揽,对自身主体责任往往有推卸之意。这种惯性和做法对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优质均衡是不利的。

  令人欣慰的是,有更多欠发达地区,在省级统筹的推动下,能够多方筹集义务教育资金,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支持义务教育发展。

  欠发达地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践,应该是在省级财政投入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县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只有这样,各地才有可能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优质均衡核心理念全面付诸实践。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