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领域改起,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

  “想想当初,自己差点就与大学失之交臂了。”家境贫寒的学生耿德印,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现在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这些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改革,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领域改起,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

  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不能就学或辍学”,2002年,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向全省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在去年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车俊再次提出明确目标,要求确保在浙江不发生一起因贫失学、因学返贫事件。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我省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目前,浙江已经构建起“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惠及各学段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全面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据统计,从2013年至2018年年底,全省累计为4.97万名在园幼儿提供保育费减免等资助1.03亿元,约为3170万名义务教育中小学生提供“两免一补”、营养餐和寄宿生生活补助等104亿元(不含免学费),为45.8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高学生免除学费和代收费、发放国家助学金8.74亿元,为335.9万名中职学生免除学费、发放国家助学金90.08亿元,为122.58万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发放资助经费57.7亿元。同时在新生入学报到时,畅通“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注册入学,缓交学费、住宿费,累计有6.59万名大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随着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和资助力度的加大,我省教育系统的资助重心逐渐由经济帮扶转向资助育人,由保障型资助转向发展型资助。一大批具有浙江特色的资助文化优秀品牌项目逐渐形成,如浙江师范大学的五航行动项目、中国计量大学的天健育人行动计划等。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在保障有学上的前提下,这些年我省着力强化补短提升意识,切实解决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实施好七项工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求。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近年来,浙江省坚持“幼有所育”,积极构建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加快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2015年前,江山市礼贤村没有幼儿园,孩子们上学全部需要外送。该市创新性地提出以“村建公助,公管民营”模式,结果办成了礼贤村幼儿园,而且越办越好。

  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9129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8046所。今年,全省还将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200所,并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向优质普惠方向发展。此外,“浙江省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也已纳入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计划用5年时间,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方式,分期分批改善我省农村幼儿园办学硬件条件,整体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等级水平,满足农村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好园”的现实需求。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期待。自2014年以来,我省深入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出了选课走班、综合评价等一系列举措,在改变原先千人一面教育模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像天台中学还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机械、电子、化学等一系列选修课,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实地学习和实践。

  随后跟进的新高考改革更是强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今,浙江的基础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介绍,调研显示有90%的教师、92%的学生都支持这样做,其中有86%的学生认为在课改这几年,自身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于浙江老百姓来说,还有一大期望,就是在家门口上一所高水平大学。近年来,浙江坚持从两条路径出发,一手抓现有高校质量水平提升,一手抓外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即“存量提升,增量发展”,以补上高等教育短板。

  2017年,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去年10月,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也在杭州正式揭牌。截至目前,我省高校共有5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浙江高等教育“弯道超车”正不断提速。

  切实办好教育大实事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积极回应群众期盼,认真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关键小事”和烦心难事。这些年来,我省教育系统认真梳理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如建设农村书香校园、中小学校改水改厕、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热水沐浴设施改建、小学生早上弹性上学、放学后托管服务等,并逐一破解。

  去年7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告,13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监督员拿到了为期一年的市民监督员聘书。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既加重了中小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又增加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此,去年省教育厅牵头多部门开展了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还教育一片宁静的空间。

  每年办好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多年来,浙江教育始终坚持抓实做细民生实事,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温州市龙湾区连续3年把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改造升级列为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推进学生餐饮放心工程;今年,杭州市将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在全市732个小学(校区)周边开展食品安全、交通秩序、文化环境、社会治安等优化提升专项整治;绍兴市柯桥区还将实施中小学空调安装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区76所左右公办中小学的教室及专用室内,安装空调(含配电房扩容、线路改造)3600余台,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条件……

  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浙江正在向教育现代化大步迈进。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