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决定自3月20日起,在原有提供到下午5点的课后服务基础上,对家庭按时接仍有困难的学生,将免费课后服务延时至下午6点。

  3月1日,上海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课后服务通知》),决定自3月20日起,在原有提供到下午5点的课后服务基础上,对家庭按时接仍有困难的学生,将免费课后服务延时至下午6点。据了解,自《课后服务通知》下发后,上海各区积极行动,确保这一举措惠及于民,困扰本市不少小学生家庭的接孩子“最后一公里”问题正得到有效缓解。

  公办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因需全覆盖

  3月1日以来,本市各区教育局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政策,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要求,研制区域实施方案,指导学校做好课后服务的落实安排,同时强化政策保障措施。学校广泛发放家长征询单,了解家长实际需求,动员教职工积极参与。除个别规模较小新开办小学和远郊农村个别安排校车接送的小学外,本市公办小学均开展了校内课后服务,其中根据家长需求有705所小学将课后服务延时到傍晚6点。

  比如静安区通过发放告知书、征询单、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及时做好摸底调研和数据汇总,课后延时服务不仅做到46所公办小学全覆盖,还做到了56个校区全覆盖。五点后的课后延时服务时段,无论是参加学生数为五六十人的学校,还是仅有两三名学生的学校,都做了相应的服务安排,保证家长可随到随接。

  以教职工服务为主,完善保障机制

  本市各区均以学校教职工为主开展课后延时服务,部分学校引入志愿者及社会公益机构参与。在职教职工提供服务的,有的采取固定人员提供服务,有的采取教职工轮流排班方式提供服务(每位教师基本频次为每学期2-4次),部分小学实施了教职工弹性上班制。各区已通过区域绩效工资统筹、绩效工资增量补助等方式,按照服务课时或服务次数核定支出,以保障参与教职工的劳务所得。引入志愿者、社会公益资源的,有关区已设立或准备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

  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创造温馨环境

  据了解,各学校在实施小学生课后服务过程中开放学校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教室、创新实验室、心理辅导室等场所,开展课外阅读、手工制作、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师生个别交流、学有困难学生个别辅导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比如浦东新区惠南小学在南校区开放阅览室、影视室、电子阅览室,提供阅读、电子阅览、影视欣赏、棋类游戏等活动,在北校区开放阅览室、乐高活动室、音乐室、美术室,提供乐高搭建、电脑小制作、经典阅读、儿童画制作、歌曲欣赏等活动,由自愿报名的在职教师和选取团员青年志愿者参与提供服务,且各校区至少每天有一名行政巡视护导。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绝大部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提供了篮球、棒球、合唱、舞蹈、拉拉操等社团活动、学有困难学生个别化辅导、集中看护等多种服务内容,还采用了人脸识别签到的方式对学生的进班和离校进行管理。

  市教委强调,各区和学校要把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作为顺应民生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把握在校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实际需求,因需提供,尤其要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的需求,务必覆盖所有确有需要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到目前为止存在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实际困难、尚未提出参加校内课后服务的家长,仍可向学生就读的公办小学提出书面申请。市教委将于本学期内组织开展全市公办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专项督导检查,指导各区完善政策保障,督促学校切实做好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切实缓解家庭接学生存在的现实困难,营造健康和谐的家校关系。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