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重庆日报记者到綦江部分中小学采访,并在当年6月10日第二版发表了《乡村学校,我们为你担忧》的文章,称在綦江的659所中小学中,危房学校占了164所,比例达24.9%。该文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綦江书院街小学的状况。

/></p><p >  <span style=江区文龙街道春灯村小学,正在打乒乓球的孩子们。特约摄影 陈星宇

/><img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6/ef41f3d255cdb1ajpg title=1988年6月10日《重庆日报》二版头条刊发的报道《乡村学校,我们为你担忧》。

  核心提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市乡村教育发生了巨大变迁。

  过去,一块水泥墙、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就是教师所有的教学用具。如今,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学习课程,让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过去,乡村校舍破旧简陋,教室里是土凳土桌。如今,现代化的教学楼成为乡村最美丽的风景,多媒体教室打开了农村娃的眼界。

  40年沧桑巨变,40年砥砺奋进。乡村教育的每一个变迁、每一次进步,都是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历程的一个缩影。

  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重庆部分乡村学校,倾听和体会到了那一点一滴的喜悦和感慨。

  12月14日,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消散,綦江东溪镇书院街小学已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55岁的张开会没课,但她依然早早来到学校,转一转,看一看。她对书院街小学有一份特殊的感情,40多年来,她在这里读书、任教,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5100多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

  “我家就住在东溪,上世纪70年代,我在书院街小学读书。”张开会说,“那时候,书院街小学叫向阳小学。学校里一座老式的四合院和几间土坯房就是教室,每天我们带上自家的小木凳来上课,木凳高高低低各不同,老师不得不每天临时调换学生的座位。”

  上世纪80年代初,向阳小学更名为书院街小学。学校修建了一块长约60米、宽约20米的泥渣小操场。一到下雨天,坑坑洼洼的操场到处是小水凼。

  1988年6月,重庆日报记者到綦江部分中小学采访,并在当年6月10日第二版发表了《乡村学校,我们为你担忧》的文章,称在綦江的659所中小学中,危房学校占了164所,比例达24.9%。该文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綦江书院街小学的状况。

  1993年,张开会从綦江一所村小调到书院街小学任教。此时,学校已经修建起一栋二楼一底的标准教学楼。但是,学校的办学条件依然不尽人意。

  直辖以后,重庆市结合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民族地区为一体的实际,坚持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财政坚持将每年70%的教育经费向农村地区倾斜。

  全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以来,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125.89亿元,新改扩建校舍面积345.3万平方米,改造室外运动场地面积386.4万平方米,设备设施采购完成投入25.71亿元,重庆市5100多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全市义务教育校舍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5%。

  书院街小学校长帅承刚介绍,目前该校现有学生1050人,教学楼有3栋,建筑面积共6356平方米,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规模比20年前扩展了6倍。“原来的泥渣操场也变成了漂亮标准的塑胶操场,孩子们可以尽情活动了!”张开会兴奋地说。

  “整个綦江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綦江区教委相关负责人称,目前该区已完成校园基础建设投资约3.8亿元,其中新建、迁建学校5所,新增校舍面积5.8万平方米、运动场约3.5万平方米。

  不仅仅是綦江,如今在重庆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学校已成为当地最美丽的风景。

  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12月13日,离县城110多公里的云阳县桑坪镇咸池村小学,27岁的龚洪海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给台下的8个学生朗读课文。

  2015年9月,龚洪海与另一名教师左文军一起,通过公招考试到咸池村小教书。加上2014年通过公招来的陈小龙,学校一下多了3名年轻老师。

  “太难得了。”校长邓技权说,咸池村小距离县城有3个多小时车程,从镇上到村小又不通公路,步行至少要两个小时。因为条件艰苦,学校长期缺少教师。“前几年,好不容易盼来个大学生,结果只上了两天课,他就递交了辞职信。”

  “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短板’,留不住乡村教师的并非只有一两所村小。”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重庆市偏远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条件艰苦,一些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乡村教师纷纷调离或干脆改行,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更是不愿意去。

  可龚洪海等人为何偏偏愿意到偏远的乡村小学来呢?“因为现在到村小教书多了一重保障。”龚洪海说。龚洪海口中的保障,指的就是近年来重庆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2014年1月1日,重庆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开始实施“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以增加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目前,重庆市将国家规定的补助范围从12个区县扩大到33个区县,覆盖学校由2177所扩大到4067所,基本实现了乡村学校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教师周转房16278套,同时还投入近3亿元为每所村小配备“一网一台一设备”,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重庆市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出台教师职称评定新政策。在教师职称评选工作中,将城区学校、城镇一般学校和与乡村学校教师实行分类评审,加大向一线教师和乡村教师的倾斜力度,畅通了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实施,对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了解,云阳县自2014年以来,全县共招聘乡村学校教师80名,目前只有1人放弃签约,到岗教师至今无一人辞职。“40年前我在村小当老师,每个月工资只有9块多,后来慢慢涨到了20元、30元、上百元,现在我每月收入有8000多元。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干事就更有动力了。”云阳县农坝镇大塘村小教师肖学兴满脸喜悦地对重庆日报记者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乡村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大培训力度,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助推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难点是改善农村软件条件。近年来,重庆积极探索采用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乡村学校优秀师资不足的尴尬情况。

  前不久,巫溪县天元乡的天元小学和高楼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上课的老师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市人民小学教师欧阳红梅。

  通过教室里的多媒体,两所村小的孩子聆听了欧阳红梅老师生动的讲解。课堂上,孩子们时而和人民小学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交流,时而为对方的精彩发言拍手鼓励。

  这是人民小学与天元小学、高楼小学开设的一堂远程互动教学课。“人民小学为我们的孩子们设置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远程同步教学课程,三所学校的孩子将定期同上一堂课。”天元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为了助推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重庆大力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通过实施强弱校牵手工程,采用“名校+弱校”“名校+新校”“捆绑发展”等方式,实现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全覆盖,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重庆市一方面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配备和补充,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一到城市标准,解决数量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乡村教师精准培训,在“国培”“市培”和区县级培训中,通过专家到乡村学校讲学和把乡村教师请到优质中小学“访名校”等方式,确保每位教师每五年完成360个学时的培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养。

  此外,重庆市还在乡村学校实施“双特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重庆市中小学特色学科教师配备计划),培养教师1.3万多名;启动实施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计划,为农村小学培养教师7500人,有效提升了乡村的教育质量。

  数说40年 重庆乡村教育巨变

  1986-2005年

  全市教育基建累计投入140.9亿元,其中:政府投入68.4亿元,学校投入49.4亿元,其他资金投入23.1亿元。

  自全市“全面改薄”以来

  全市“全面改薄”(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125.89亿元,累计完成新改扩建校舍面积345.3万平方米,改造室外运动场地面积386.4万平方米。

  2017年

  全市办学条件平均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为0.37,较2014年的0.58降低0.2;平均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为0.31,较2014年的0.49降低0.18。

  相关新闻 营养改善计划惠及百万学生

  “营养改善计划惠及重庆市百万学生。”12月12日,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据了解,2011年秋季,中央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重庆市将黔江区等12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县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将万州区和开县(今开州区)作为市级试点,参照国家试点区县标准(4元/人/天,全年按200天计算)执行。同时,鼓励引导其余26个区县根据本地相关实际,通过为学生提供免费饮用奶和鸡蛋等多种方式,自主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市级对其予以奖补。截至目前,万州区等14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和市级试点区县共覆盖学校2290所,受益学生837763人,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食堂供应午餐全覆盖。

  根据卫健部门营养状况监测数据显示,经过8年的大力推进,重庆市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下降。乡村男、女生7-15岁年龄组营养不良检出率与2011年相比,分别降低了4.96、4.56个百分点,身高分别平均增长2.03厘米、1.82厘米。

  不仅如此,从今年1月起,重庆市启动实施国家级贫困区县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针对万州等14个区县,除区县城区外的农村公办幼儿园(含附设幼儿园、班)和取得办园许可的农村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儿童,实施营养午餐。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14个贫困区县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共覆盖幼儿园1878所,惠及幼儿163166人。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