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开启了发展新篇章。今天的广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巩固安宁,人民安居乐业,正阔步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60年来,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基础的广西教育,交出了一份辉煌答卷……
这里是八桂大地,山川秀美甲天下;这里是锦绣壮乡,“刘三姐”的歌谣传唱千年。
天高气爽的南国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六十华诞。
60年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开启了发展新篇章。今天的广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巩固安宁,人民安居乐业,正阔步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60年来,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基础的广西教育,也交出了一份辉煌答卷: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民族自治区中率先实现国家“两基”目标、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工程,在全国首创多元普惠性幼儿园机制……
优先发展 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广西,“八山一水一分田”。
全区8454所小学、11586个教学点,分布于千重山万重岭之间。
数字背后,是广西基础教育沉甸甸的现实: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学校点多面广线长,办学条件薄弱,城乡教育基础和办学水平差距较大。
为满足人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近年来,广西实施“双千计划”、“全面改薄”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系列改革,县域内学校间差距明显缩小。
说起学校近年来的变化,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中学校长夏文杰最大的感受是:“现在,校园像花园一样。”
昏暗破旧的瓦房教室,一张“大通铺”挤着十几个孩子,还有“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这就是四塘镇中学的旧貌。如今,旧貌换了新颜。
在学校任教23年的夏文杰,对学校变化如数家珍:2013年新建了宿舍楼,2015年建起了教学楼,2016年盖起了学生食堂,综合楼今年刚完工,每间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设备、拉进了宽带网络……
硬件建好了,软件也要跟上。城区优质校百色市五中结对帮扶四塘镇中学,指导教育教学;一批批大学毕业生走上讲台,教师队伍活力明显增强。夏文杰说,以前学生初中毕业后大多去外地打工,现在95%以上都选择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广西“全面改薄”工程累计投入351.7亿元,项目覆盖14962所学校,校舍竣工率、设备购置完成率均超过规划的100%,全区新建校舍面积相当于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总面积的27%。“如今在广西,不管走到哪里,中小学都是当地最安全最漂亮的建筑。”
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础教育突破发展,从“普及”走向“均衡”;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从“先扩量后提质”向“扩量提质并重”转变。
数据或许更加直观:
——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国首创多元普惠办园机制,全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达4270所,公办乡镇中心园基本实现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2.7%,比上年国家幼儿毛入园率平均值高出5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建立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全区有51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新建和改扩建普通高中335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县县全覆盖。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主动对接自治区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466个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基本建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规模的职教体系。
——高等教育加快内涵发展,2017年底,全区共有高等学校80所,在校生114.86万人。广西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自治区认定34个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5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名单。
近日,广西高等教育传来好消息:教育部批准在钦州学院基础上设立北部湾大学,批准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冠名“大学”的高校达到10所。
教育扶贫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广西,集“老、少、边、山、库”于一身。
车行壮乡,一山放出一山拦。重重石山,堆出了交通不便,堆出了穷苦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从2012年到2017年,全区累计减贫709万人,1999个村、11个县摘掉“穷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8%降至5.7%,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工作40年来,我只做了三件事:银杏研究、油茶研究和金花茶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荫伟说得云淡风轻,但这3个树种,是广西最具特色的经济林树种,也是当地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40年来,邓荫伟以田间地头为实验室,手把手教农民种植,用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让大批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他的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地让广西乃至全国数百万农户受益,为社会创造效益达34亿元,邓荫伟因此被评为脱贫攻坚“八桂先进人物”。
近年来,广西教育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像邓荫伟这样的好教师、好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挥洒汗水、贡献智慧。
高质量的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教育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扶贫政策更加精准、受益范围更广,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了让贫困学生“能上学”,2016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实现了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年免费教育。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制度,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资助资金493.92亿元,受助学生2789.97万人次,实现“应助尽助、全程覆盖”的资助目标。从2011年起,自治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累计投入补助资金73.47亿元,惠及学生990万人次。
为了让贫困学生“上好学”,广西组建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圆梦班,为贫困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开辟绿色通道。2016年、2017年两年,全区普通高中圆梦班和职业教育圆梦班,分别招收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8万人、3.7万人。
为了让贫困学生“能就业”,广西对农村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实行“就业咨询全覆盖、就业培训全覆盖、就业推荐全覆盖”,此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民族团结教育 各民族学生同读一个班同过一个节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全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2000万,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在八桂大地上世代相处,亲如一家。
“护界碑,爱界碑,风里雨里都不停……”在防城港市防城区的边境地区,这首朗朗上口的“护界碑歌”,在各民族孩子中传唱。
滩散小学位于防城区那良镇滩散村,与越南一河之隔。1346号界碑距学校只有几百米,许多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界碑附近。
为了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爱国热情,2001年,滩散小学校外志愿辅导员、退休教师黄永腾,设计了以“与边防军叔叔共护界碑”为主题的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
利用壮、瑶、京等民族语言进行护碑知识广播、开展界碑亮化净化美化行动、创作护界碑歌和护界碑竹梆等文艺作品……17年来,滩散小学不断创新“护界碑”活动,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护碑行动从未间断。
如今,“护界碑”活动扩展到该市25所边境学校、1000多名各民族学生,并成为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品牌。
“护界碑”活动是广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自治区深入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交融为主线的民族团结教育新模式。
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八桂共美;花山岩画、刘三姐歌谣、河池铜鼓、靖西壮锦,各展特色。每年“壮族三月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次第开花、争奇斗艳。抢花炮、蹴球、高脚马、滚铁环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走进越来越多中小学的体育课堂。
近年来,广西民族教育稳步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区高校民族班、自治区级中小学民族班在校生近6万人,创建81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全区壮汉双语学校达261所。2017年,全区少数民族在校生423.3万人,占全区各级各类在校生总数的36%。
如今,走进广西的大中小学,各民族学生同读一个班、同过一个节的和谐景象随处可见,他们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教育开放 打造面向东盟的教育交流合作高地
广西,是西部地区唯一有出海口的省份,也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
如何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广西经济发展?2003年,中央决定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一跃成为对东盟开放最前沿。2008年,中央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转身向海;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
历史机遇叠加,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凸显,广西教育开放的目标也渐次清晰——不断提升教育开放水平,逐步建成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
柳州,广西工业重镇,工程机械饮誉中外。
为充分发挥柳州先进制造业的优势,近年来,当地以职业教育国际化为引领,引导和鼓励职业教育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柳州企业全球化发展——“企业建到哪里,职业教育就伴随服务到哪里”。
柳工集团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即是一例。
该中心是一个工程机械校企协同创新发展平台,由柳工与柳职院共同投资建设,双方共管共享。中心占地约60亩,集培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客户体验、咨询服务、创新创业和专业技术交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学生在教学区听完理论课,马上能到旁边的实训区动手拆装,了解工程机械结构,校企双方共派的教师在一旁随时指导、解惑。
这样的中心,柳工与柳职院在国内建了4个、在海外建了8个,从邻近的泰国、印度到遥远的南非、巴西。
在广西,这样“扬帆出海”的院校还有许多——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合作共建6个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训学员1300人次;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印度尼西亚必利达国民三语学校合作成立分院,并在印尼成立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合作,合办中国首家海外轨道交通学院——泰中轨道交通学院,并在泰国设立了柳州铁道职院大城府分院……
近年来,广西积极参与实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走出去请进来”成果丰硕。
据自治区教育厅职成处处长覃壮才介绍,广西成功举办4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与东盟各国近20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各类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基地),为东盟国家培训各类人才7000多人。2017年,来桂留学生达到14528人,其中东盟学生9465人,广西已成为全国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
锦绣壮乡高歌起,潮涌八桂万象新。
今日的广西,山清水秀生态依然,人民生活更加美满;今日的广西教育,开放发展步履铿锵,改革攻坚激战犹酣。
八桂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