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近期,浙江对全省89个县(市、区)以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监测。
季诚钧 张墨涵 张冉
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深刻把握教育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开展县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是助推地方政府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先手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必然要求。
县域是重要的教育发展与治理主体,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管理和投入机制“以县为主”,县级政府承担了发展辖区内基础教育的主要职能。教育现代化评估以县(市、区)为监测对象,强化定期监测,动态把握教育发展进程,建立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年度发布制度,有利于调动各方参与教育治理的积极性,切实落实地方政府教育责任。
浙江省历来重视县域教育督导评价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浙江先后组织开展了“两基”评估、“教育强县”评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目前正在开展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和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工作,有效推动了各级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当下,应强化第三方机构自身建设和参与监测,鼓励支持群众和社会参与评价、进行监督,形成各级政府为民履职担责的倒逼机制。具体而言,县域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对地方政府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效督促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变管控思维为治理思维。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上已经先行一步、快走一步。“宏观引导、监管及提供服务”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新任务。对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监测,客观上将会持续促进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水平;同时,在监测过程中,进一步明晰部门权责,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更多地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财政、信息服务等方式或杠杆治理教育,将不断提高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
第二,县域监测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的教育决策参考。县(市、区)教育现代化的成效与问题易于比较分析,便于进行持续性监测评估。定期监测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跟踪教育监测指标数值变化,评估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效,科学解答制约县域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可以为省政府、设区市政府和县(市、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有利于地方政府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政策发展。同时,教育监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抓重点、补短板、促均衡为原则,引导各地切实重视和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加快推进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
第三,激发第三方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机制建立。许多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治理教育的有力补充,不断深入地介入到教育政策、教育规划、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案的制定与评估中去,发挥其应有的“补偿性功能”。上海市、江苏省、成都市等都通过政府、学术和社会组织共同构建了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并付诸实施,在实践上获得了良好效果。浙江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操作标准》,并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研发了《浙江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体系》,以此开展监测评估工作。通过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赢得了社会公信力,激发了第三方组织的活力。
第四,关注监测过程与结果,加强教育督导法治化与常态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是教育督导工作的3个方面。县域教育现代化监测的全面推行,既是对县域教育依法办学过程的督导,也是对地方政府教育管理成效的检验,必然推动教育督导法治化发展。教育现代化监测结果也可以促使地方教育督导部门更加科学地展开工作。通过定期发布督导报告和评估监测报告,公布督导结果,督导部门能够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教育督导工作的统筹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当然,县域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与地方政府教育治理现代化也是相互促进的。对教育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必然会进一步促进教育监测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教育监测作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了教育自说自话,可以有效保障教育发展更公平更有质量地惠及百姓。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