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积极回应教育现代化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呼唤,精准把握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的需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破解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着力构筑起与浙江基础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积极回应教育现代化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呼唤,精准把握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的需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破解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着力构筑起与浙江基础教育需求相吻合、与浙江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教育新格局。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的开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是指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这是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抓牢锻造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关键环节的重大举措,为我们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了强大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积极回应教育现代化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呼唤,精准把握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的需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破解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着力构筑起与浙江基础教育需求相吻合、与浙江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教育新格局。
一、立德树人,师德为先。 浙江教师教育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对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按照《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去,体现到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
浙江在“十三五”教师教育创新工程中,把“建立师德养成教育体系”作为首要内容,要求开展师德养成教育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今年,浙江将开展师德养成教育试点,构建并实施全方位全流程的卓越教师师德养成教育体系。
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结构指南中,设立“职业道德与法规”必修模块,开发了十九大精神学习和师德培训网上 学习系统,要求每名教师5年内必须修满30学分,教师修读情况与其年度考核、晋级晋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等挂钩,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三位一体,优化生源。 《意见》和《计划》中均提出要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为有效选拔“乐教、适教”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浙江近年来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2012年起,在师范专业实行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面试)、统一高考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招生选拔方式。2017年,学前和小学教育两个专业通过“三位一体”方式招生录取的师范生比例超过50%,2020年将达到100%,其他师范专业也在逐步扩大。此外,浙江还从2012年起开展定向招生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5年来已为农村定向培养教师1500余人,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协同联动,创新发展。 为满足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发展需求,浙江通过分类考核引导全省18所高师院校错位发展、差异定位,经过几年努力,各校优势和特色逐步彰显,如浙江师范大学侧重高中学科教师培养,杭州师范大学主要培养优质初中与小学教师,丽水学院、衢州学院重点培养农村初中、小学教师等。为打通教师教育“最后一公里”,浙江2015年印发《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构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中小学三方共同参与教师教育新机制,并将此纳入浙江省教育厅对参与三方的评价考核。教师发展学校既是师范生的实践场所,也是在职教师培训的实践基地,同时还是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教师参与师范专业教学的平台,实现了培养培训的一体化、高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发展。三方受益共赢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成效初步显现,目前浙江已建成教师发展学校1200多所。2017年出台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推进教师发展学校等级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100所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为弥补师范生技能训练短板,浙江所有高师院校均建立了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并全面实施师范生实习前必须通过教学能力测试制度,规定师范生教学实践不少于6个月和实习期间上讲台授课时数不少于10节等。目前,浙江正在研制“师范生实践教学规程”,并着手开发基于全过程管理的师范生教学实践网络管理平台。
四、全员培训,自主选择。 浙江自2011年起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两项重大改革,以“竞争、自主、保障”为核心,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进行系统性变革,形成了“项目分层分类、覆盖全员全程、教师自主选择、机构开放竞争、职前职后贯通、过程管理智能”为主要特点、具有显著浙江特色的现代教师培训制度,同时形成了较完善的培训经费保障和质量监控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特别重视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分层分类设计培训项目和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发展情况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自主制定培训计划,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内容、时间和地点。教师培训制度改革极大激发了浙江教师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全省有53.9万名中小学教师在培训管理平台注册并自主选择培训,180余个培训机构年均发布项目1.2万个,教师年人均培训达到83学时,其中自主选课占70%以上。培训平均满意率达到98.15%,各级财政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经费年均超过10亿元。
五、完善机制,强化管理。 2014年,浙江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质量监控体系,对师范生培养及教师培训质量进行持续监控,每年发布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质量年度报告。围绕培养质量涉及的关键环节,如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招生、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实践教学实施、培训质量等,每年分不同主题,连续3年开展面向所有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专项督查,对推进高校重视师范生培养、加大投入、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质量起到了很好作用。浙江自主研发的“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培训全过程、一站式的网络化管理,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质量分析与绩效考核。
当下,全面振兴教师教育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浙江将继续秉承“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克难攻坚、砥砺奋进,扎实推进《意见》和《计划》在浙江的落地落实,努力迈向浙江教师教育新征程。
(作者郭华巍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