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组织省内第一批12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学生到兴县、临县参与扶贫攻坚的社会实践,把国情教育思政课建在贫困县的每一个扶贫点上,让大学生们在国家连片贫困乡村亲眼目睹基层党员干部对扶贫工作的倾情倾力投入。大面积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就在眼前,鲜活的事例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最生动内容。

  “经过两天走访贫困户,我真的感触很深。在我走访的几户人家里,何奶奶一家的脱贫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这是太原理工大学大三学生焦冉发出的感慨。最近,他参加了山西省组织的大学生到扶贫攻坚地区社会实践活动。

  在全国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吕梁山区兴县、临县的农村,焦冉目睹了国家扶贫攻坚行动给当地农村带来的变化。焦冉提到的何奶奶是兴县孟家坪村一位70多岁的留守老人,家里住的是老式窑洞,下雨天还漏雨,加上何奶奶身患心脏病,去年刚花费10万元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由于医保报销的部分较少,家里一下子陷入极度贫困中。

  恰在此时,在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在扶贫对接责任人的帮助下,何奶奶家里漏雨房子的修缮工作提上了日程,依靠低保、退耕还林补贴等国家政策补助,何奶奶的家庭经济贫困状况得到了及时的改善,这也让何奶奶非常高兴,一再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何奶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们非常感动。”焦冉说。

  让像焦冉这样的在校大学生,到吕梁山区等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接受教育,汲取巨大的正能量,这是山西省正在推进的一项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行动。

  日前,山西省组织省内第一批12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学生到兴县、临县参与扶贫攻坚的社会实践,把国情教育思政课建在贫困县的每一个扶贫点上,让大学生们在国家连片贫困乡村亲眼目睹基层党员干部对扶贫工作的倾情倾力投入。大面积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就在眼前,鲜活的事例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最生动内容。

  此前,国务院扶贫办委托中国科学院组织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扶贫成效评估,参与第三方评估的人员大多数是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通过对山西部分贫困县的扶贫评估调研,对参与评估的青年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正向激励。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获悉后作出批示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并要求全省高校学生投身扶贫攻坚的社会实践,将脱贫攻坚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后,按照省里的部署,山西全省第一批12所高校迅速做出安排,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和高校学科优势,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各高校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组织青年教师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立即到国贫县临县、兴县各个扶贫点进行社会实践。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姚润华,在兴县走访了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个贫困家庭的脱贫故事很让他感动,在扶贫队的帮助下,他们家开的小饭店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我真为他全家的脱贫感到高兴,我看到当地干部为了使贫困户脱贫,如何精准帮扶、不落一户,也相信脱贫攻坚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实实在在落到了每家每户每个人身上。”姚润华说。

  山西省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日前作出决定,以定点帮扶县为载体,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以参与脱贫攻坚社会实践为抓手,建立大学生接受国情教育长效机制;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依托,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让扶贫攻坚主战场成为青年学生思想成长、感恩国家、塑造三观的绝佳课堂,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