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四川将“9+3”免费教育计划的有关资助政策逐步惠及全省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宜宾市已在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启动本地“9+3”免费教育计划,宜宾市少数民族及13个少数民族乡户籍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可享受免费职业教育。
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带来更多“获得感”自己成才 家人脱贫 乡亲受益
洗车、当服务员、上山采蘑菇……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藏族娃朗色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四处打工。在近4年打工的过程中,她深深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但读书对她来说是一种奢望。“做梦都没有想到,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圆了我重回校园继续求学之梦。”
2009年,四川启动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该省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7年来,近5万名藏区学子圆了求学梦。2014年,比照藏区“9+3”免费资助政策,四川省又启动实施了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1万余名彝族青年也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2016年起,四川将“9+3”免费教育计划的有关资助政策逐步惠及全省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宜宾市已在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启动本地“9+3”免费教育计划,宜宾市少数民族及13个少数民族乡户籍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可享受免费职业教育。
免费教育,圆了求学梦
“‘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就像黑夜里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我的生活,我又可以读书了”。2013年,四川省木里县博窝乡向牙查村的拉初从县民族中学毕业了。她很想继续读书,可家里交不起学费,所以她只能去打工,或者像姐姐一样在家务农。正当失落之际,老师来到家里向她宣传了这项民生工程。
“让人欣喜的是,政府为我们这样的藏区学子提供了资助,3年学费全免,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入学当年还有300元冬装费,往返学校车费也能报销。”不仅包吃、包住、免费读书,每月还有补助,政策的春风让拉初重新走进校园,成为成都铁路卫生学校的一名学生。
四川是我国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贫穷是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学子求学的“拦路虎”。为此,四川省于2009年探索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计划,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经费保障体系,从2009年至2015年统筹安排“9+3”计划经费20多亿元。
来自凉山州雷波县雷池乡甲窝村彝族小伙甲拉曲古,是2014年首批享受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惠民政策的学生,他细数了政策优惠:免除3年学费,每年2000元;补助生活费3年,前两年每年3000元,第三年1500元,不足部分可通过工学结合、定岗实习获得报酬;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补助3年,每年1500元;在内地中职学校就读的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应缴的保险费由国家承担;新生入学当年一次性补助冬装费,每生300元;学生毕业当年一次性补助所在学校就业工作经费,每生500元。“当初选择‘9+3’免费教育,主要是为节省家庭开支,掌握一技之长,早日为家人分忧。”在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甲拉曲古说。
“9+3”计划实施以来,内地先后有90所优质中职学校、5所高职院校承担了藏区“9+3”教育任务,共招收藏区“9+3”学生近5万人;有33所中职学校承担彝区“9+3”教育任务,共招收彝区“9+3”学生1万余人。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9+3”免费教育这一职教新模式弥补了民族地区职教“短腿”,做到了应读尽读。学生中近九成来自农牧民家庭,较好地解决了过去藏区、彝区部分学生因贫而失学的问题。
就业创业,改变人生路
“‘9+3’计划改变了我的人生!”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色足村的肖芳,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走出大山,在大都市扎下根。作为四川“9+3”免费教育计划的首批受益者,她从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考入成都地铁运营公司,成为我国首位藏族地铁女司机。如今,工作4年多的肖芳收获了爱情,贷款在成都郊区买了房,并准备把父母从山里接过来一起生活。
“就业有出路,创业有帮扶,升学有渠道”,四川将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帮助民族地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同时出台帮扶政策,整合全省力量,多措并施,逐一落实就业岗位。
凉山启动了“一村一幼”惠民工程,需要大量幼教辅导员。因此,四川省档案学校鼓励彝区“9+3”学生选择幼师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参加幼师招考,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回馈家乡。
“经过多年实践,四川探索出‘藏区打基础,内地学技能’的‘知识+技能’人才培养新路。”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蔡存明说。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特点,各学校遵循“第一年注重养成教育,打牢学习基础;第二年注重技能培养,促进学有所长;第三年注重顶岗实习,推进学生就业”的培养思路,推行“混班混住”“一帮一、结对子”等培养模式。
朗色从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以后,考上了公务员,如今在甘孜州炉霍县宗塔乡工作。回忆起“9+3”教育,她说,学校为藏族学生专门设置了课程、配备了师资、设立了专项奖学金,班主任像爸爸一样关爱她们,科任老师为她们“开小灶”,汉族同学主动和她们“一帮一”。经过三年的学习,朗色“脱胎换骨”,进步神速,除了专业计算机的各种软件应用,快速的汉字录入、网络技术的运用都已得心应手,“计算机已经成了我的朋友和工作上的好帮手。”
“9+3”免费教育计划成果丰硕。据四川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何庆介绍,已毕业的4届藏区“9+3”学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2015年达到99.28%。有3000多人通过招考(聘)充实到藏区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成为促进藏区繁荣稳定的新生力量,1000多人参军入伍,2000多人考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深造,其余毕业生在藏区和内地实现了就业创业。
家人脱贫,乡亲也受益
“看到病人一个个康复,我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到石渠县呷衣乡卫生院工作后,杨恩霞专业所学得到发挥,在偏远乡村为牧民看病、打针,忙得不亦乐乎。而让杨恩霞更为自豪的是,她不仅用自己的所学养活了自己,而且还接济了家人、帮扶了弱势。“每月五六千元的工资,除了自己花销,还能给父母增加一些生活费,尽尽孝心。”
在四川民族地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人成才稳定一个家庭的教育成效正初步显现。
23岁的尼玛德吉是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人,他也是“9+3”首届毕业生。目前,尼玛德吉在成都一家汽车4S店做喷漆工,平均月薪有5000多元。他告诉记者,毕业后,自己经学校推荐应聘进入这家企业,如今他已是一家六口的经济支柱,家里老人看病、哥哥读大学的生活费全靠他,“连父母都说,没想到我这么有出息,很为我骄傲。”
朱世宏说,实施免费中职教育就是要切断贫困传递的“脐带”。政府通过支持农村、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目的是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带动家庭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日子。在去年的“扶贫日”期间,教育部把四川省“9+3”免费教育计划作为教育扶贫典型案例进行推介。
“学有所成,造福家乡”是这些学子们知恩感恩、回报国家的方式。拉初决定,毕业后回到向牙查村,回到大山深处的家,像老村医那样穿行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为乡亲们治病。“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许我不会像大城市里的护士那样戴上美丽的燕帽,穿着洁白的护士服,在清洁宽敞现代化的医院里忙碌,但是当我看到大山深处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到少了病痛折磨而发出的爽朗笑声,我想那时的我是幸福而骄傲的,因为我用学到的技能为家乡带来了吉祥与安康。”
此外,民族地区学生政治思想和专业学习进步明显,为培养新一代民族地区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9+3”学生中有1万多人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全省发展“9+3”学生党员1700多人,在校生中团员比例达85%。
作为国家教育改革重大试点项目,“9+3”计划已上升成为国家支持推广的教育模式。7年实践证明,“9+3”计划探索出了一条“州内打基础,内地学技能”“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