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东莞教育事业发展虽然成绩较好,但仍然存在着教育综合改革有待加强、新莞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民办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和校际间教学水平不够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有待健全完善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东莞教育事业发展虽然成绩较好,但仍然存在着教育综合改革有待加强、新莞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民办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和校际间教学水平不够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有待健全完善等问题。

  日前,东莞市2016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东莞过去五年的教育工作情况,布局今年教育改革动向,并印发了《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未来五年,东莞教育将迎来一系列重大改革。

  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扩充义务教育学校容纳能力,挖掘公办学位供给潜力,全面实施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政策,比例和财政投入要逐年加大,提升随迁子女公共教育服务需求。通过“积分入学、购买学位、民校提质”三管齐下,整体提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全面推进特色高中建设

  开展走班制和选修课等教学管理改革工作。全面实施国家高中新课程,开展特色学科建设、特色文化培育、特色模式办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等特色项目,探索普通高中和高水平大学合作为优秀学生提前引入大学课程,全面推进特色高中和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高中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评估体系,出台激励奖励措施。到2020年,建成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高中,全市每所普通高中要创办2个以上特色项目。

  开展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改革试点

  鼓励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办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多形式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和集约化办学,实施“公办民校+新办学校”、“公办民校+一般学校”、“优质民校+分校”等办学模式,进一步扩充基础教育优质学位资源。

  鼓励新建公办学校(幼儿园)和有条件的镇街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创新办学模式,开展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改革试点,探索政府购买优质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委托学校管理配套制度和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新办学校(幼儿园)和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

  建立区域教师轮换制度

  创新教师交流机制,把教师交流与职称晋升、荣誉授予、教师奖励等制度挂钩,实现全市师资配置的优质均衡。探索建立区域教师轮换制度、优质学校支援薄弱学校制度、优秀教师片内交流制度等配套制度。

  建立校长与教师分列考核的机制,制定符合东莞特点的校长专业标准,建立健全过关职级序列、校长评价、职级晋升、职级待遇、校长培训、校长交流等关键性制度,出台《东莞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健全学校权责清单制度

  推进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优化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学校权责清单制度,明确学校的职责和权利边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建设,探索公办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扩大社会参与学校治理。在各级各类学校选择2—3所学校推广东莞外国语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经验。

  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

  完善学校配套布局,加快出台《东莞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管理办法》,实现新建居住区和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数读

  2015年,东莞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521所,包括民办学校1026所,全体在校生139.1万名。其中,幼儿园94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06所、普通高中39所、中职教育22所、技工学校3所。

  五年来,全市共增加中小学、幼儿园244所,在校生增长31万多人,通过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累计超过10万人。较2010年,新建扩建了高中阶段学校16所,新增高中阶段学位资源规模超过2万个,普通高考四项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1、学前教育普惠工程

  截至目前,新建22所公办(集体)幼儿园,共创建省规范化幼儿园893所,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74.3%。

  2010年起连续5年,共向280所民办园拨付民办学校专项扶持资金1400万元;2012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01亿元,用于补助、奖励幼儿园。

  2015年,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11所,投入5100多万元奖补公益普惠性幼儿园。

  2、随迁子女就学工程

  近五年,全市通过积分入学制入读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人数从2011年的1.6万余人增加至2015年的3万余人,受惠人数接近翻了一番,年均递增15.4%。

  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人数超过75万,在公办学校就读的人数超过17万,占随迁子女总人数的23%,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校生总人数的53.9%。

  3、民办学校促进工程

  2015年,新创建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优质学校25所;整合设立东莞市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25亿元扶持民办学校。现有省义务教育标准化民办学校227所,占比90%;市一级以上民办普通中小学71所,占比26%;省规范化民办幼儿园700所,占比92%;等级民办幼儿园329所,占比43%。

  4、初中教育提升工程

  2014年实现全市公办初中优质学校全覆盖。经过初中学校“1+1”结对帮扶合作,15所受援初中中考平均分与全市镇办中学的总平均分差距,从2011年的38.1分缩小至2015年的16.35分。

  5、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工程

  公办中职学校从19所调整为14所,对全市公办中职学校统一以“东莞市+行业(或专业)+学校”的格式进行命名。

  “十二五”期间,组建6个职教集团,全市职业院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约30万名中、高职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6、“高效课堂”工程

  过去五年,东莞学生参加国家级体艺科普和学科竞赛共有1398人次获奖。2015年,东莞举办专题研讨、成果推介等活动达330多次,43项课题被批准为省级立项或研究课题,68项成果获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获奖数量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

  7、师资素质提升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投入超过80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年培训教师超过9万人次。截至目前,东莞培养选拔了由各类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组成的骨干教师2000多人。

  8、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截至目前,全市公、民办中小学实现100%接入教育城域网,确定100所慕课试点学校,并已有26所学校开展慕课教学试验,评选出优课 资源2.4万节,参与慕课网络教研教师3.6万人次。建成与国家、省资源平台对接的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收录东莞学校提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30多万条。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