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甘肃全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期推进现会在庆阳特殊教育学校召开。会议主要贯彻落实全国特殊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期推进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中的经验做法,对进一步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实现,加快推动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11月17日,甘肃全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期推进现会在庆阳特殊教育学校召开。会议主要贯彻落实全国特殊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期推进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中的经验做法,对进一步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实现,加快推动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6/895169a5c83d95ejpg  />
<p>  省教育厅副厅长赵凯、省残联副理事长杨润泉、庆阳市政协主席李银出席会议并讲话。</p><p>  赵凯指出,在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的努力和残联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本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开局良好、进展顺利,特殊教育资源供给有效增加,保障力度显著增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举办模式获得创新,部分环节取得重大成效。特殊教育事业崇高而伟大,各地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定的政策措施落实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努力推进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p><p style=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6/7c6b4e929102d76jpg  /></p><p>  赵凯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将特殊教育工作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来抓。要充分认识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要义,进一步靠实办好特殊教育的政府职责。二是认清形势,切实树立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多措并举,切实保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要全面摸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广泛动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努力扩大新建特教学校招生规模,积极发展特殊学前教育,认真落实“一人一案”,开展“送教上门”,努力完善特殊教育条件保障,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每人每年500元的补助经费,用好8%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落实特殊教育津贴,加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建设,有效缓解特殊教育师资短缺,逐级加强特殊教育督导检查。</p><p>  与会代表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方俊明做的题为《当代特殊教育的理念和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观摩了庆阳特殊教育学校及学校教育成果汇报演出。兰州市教育局、山丹县教育局、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庆阳特殊教育学校、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渭源县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做了交流发言。</p><p style= 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6/554b77a6177d944jpg  /></p><p>  据悉,目前全省14个市州都建立了特殊教育学校,30万以上人口县实现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全覆盖,特殊教育学校骨干体系已经建立。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从以往的每年不足100万提高到今年的1000万,省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也从50万提高到300万。甘肃省明确从2015年起各级财政部门及残联每年要安排8%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支持同级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同时还明确从2015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公用经费标准从每生每年800元提高到6000元,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由中央和省级财政予以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按照每生每年500元标准给予特殊学习用品、交通费等补助;临夏州实施了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在酒泉、金昌、陇西等很多特教学校,残疾学生在校学习免费。随着新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成招生,全省特教学校教职工人数逐年增加,截止2014年底,特教学校教职工763人,其中专任教师691人。近年来省教育厅成功举办了三期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已经成为省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品牌活动;两年来利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每年培训盲、聋、培智三类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150人,培训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和普通中小学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骨干教师1000人。</p><p>  甘肃省在不断巩固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为补充的传统特殊教育模式的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开展对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这种新的特殊教育模式。2014年,省教育厅印发“送教上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定西市陇西县、兰州市城关区等地开展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试点,今年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很多没有列入试点的特教学校也主动开展了这项工作,得到家长的欢迎。“送教上门”工作为无法进入学校的残疾孩子入户送教,让他们能够学习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进行康复训练,引导他们树立了信心,培养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p>
 

</article>
</div><div class=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