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支教的枣庄十五中刘凡增老师比以前要忙很多。因为承担着班主任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每周都吃住在学校里。能让刘凡增留下来安心支教,得益于近年来枣庄市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多元化评价方式上进行的探索。

多元化评价传递“正能量”

——山东省枣庄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的探索

  这学期,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支教的枣庄十五中刘凡增老师比以前要忙很多。因为承担着班主任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每周都吃住在学校里。能让刘凡增留下来安心支教,得益于近年来枣庄市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多元化评价方式上进行的探索。

  “以前,支教工作只是个人教育理想和价值的实现;现在,市里已经把城镇中小学教师,有无在薄弱或农村学校支教的经历,作为中级职称评审的一项重要条件。”刘凡增说,这也为支教工作在教育理想层面又增加了更实质的内容。与往年相比,职称评审开始把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作为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导向之一。

  早在2006年,枣庄市便开始了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多元化评价方式上的探索改革。在近10年的时间里,该市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调整、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在丰富多元化评价的形式和内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体制,从而使职称评审这一“杠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效,以更加健全的正向激励机制,服务着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多年前,教师职称评审曾一度出现过多地注重学历、获奖情况、论文及实验课题等内容,从而引发了部分参评教师为了晋升职称,或不惜代价花钱发表论文,或突击搞证书、课题等脱离教学本身的倾向,甚至还出现造假情况。

  “这样的评审方式,导致一些老师为了评上职称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而且严重伤害了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据该市教育局副局长王胜黎介绍,针对这一弊端,他们决定改革评审标准和办法,即通过增加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考试,来考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能力水平考核,来考查教师的实堂教学能力;通过实绩考核,来检测教师学期内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来全方位反映教师师德水平等多方面能力。

  枣庄市推行的“多元化评价”从教育理论水平、实际上课水平、教学成绩效果、育人工作成效等多个方面,对参评教师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这种方式也让学生参与评价,用教学实绩说话,让评审者与参评者“面对面”,从根本上避免了就材料论材料、只看材料不见人的弊端。

  “多元化评审,较好地解决了困扰多年教师职称评审的‘瓶颈’问题,使职称评审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评委们对这一多元化评价体系,作出如此评价。

  2014年,几名教师在职称评审中,因未在一线教学或课时量不够受到了严格处理,并被取消参评资格。

  自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以来,该市的评审过程走出了评委会,走进了课堂,走近了师生。从考查一节课到学校日常听课评价、备课教案等多个环节的考查,无不让教师们的常态化教学渗入其中,将职评和教师的教学“真功夫”合二为一,让评委会从申报材料深入到课堂教学,使真正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充分展示了教育才华。

  为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校育人工作,该市还将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纳入到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让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由被动变为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同时,“多元化评价”还把教师有偿家教、体罚、推销资料等师德师风问题,也作为职评的“一票否决”项,进一步凸显了师德师风的评价作用。

  该市还注重从制度建设层面,为多元化评价“保驾护航”。在评审过程中,他们实行了评审责任制,既要让一名专家看多份材料,又要让多名专家看一份材料,做到逐一审核,交叉复核,责任到人,并设立了专门的纪律监察组全程参与监督。抽查监审组会对所有材料进行抽查,用多层次的评审结构和铁的纪律,确保多元化评价工作传递“正能量”,引导广大教师长期在一线建功立业。

  “今后,我们还会不断下移‘重心’,加大学校长期评价在多元化评价中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力求在更大范围内公正地反映教师上课水平和教学实绩”。该市教育局局长张磊表示,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将职称评审突出向基层、一线教师倾斜的导向,对于进一步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