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岛胶州市牵住破解农村学校发展瓶颈这一牛鼻子,变粗放投入增长模式为精准化资源配置,启动了以“教师专业化、办学特色化、设施信息化、操场塑胶化、校车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薄弱小学“五化”建设,一场工业革命般的教育嬗变悄悄发生在胶州农村大地。

  “择校、陪读、学区房……”几年前的这些热词反映了青岛胶州市存在的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供需矛盾。

  矛盾的焦点不是投入总额少,而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均衡。在改革发展中,农村村小理念提升、师资优化、条件改善没有搭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车。

  “不让村小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是今年胶州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郑重承诺。”胶州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兴德介绍说。

  今年,青岛胶州市牵住破解农村学校发展瓶颈这一牛鼻子,变粗放投入增长模式为精准化资源配置,启动了以“教师专业化、办学特色化、设施信息化、操场塑胶化、校车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薄弱小学“五化”建设,一场工业革命般的教育嬗变悄悄发生在胶州农村大地。

  “到农村去,让自己的人生更多彩”,成为这两年胶州城区教师中的流行语。2013年起,该市将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列为政府实事,每年划拨360万元专项补贴,启动了200名城区名师到农村学校支教、230名农村青年教师到城区挂职的双向交流活动。

  “市里每月补贴800元,在评优选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精神、物质两方面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在离城区80多里的里岔镇支教的山东省特级教师逄伟艳颇有感概地说,“通过我们支教辐射带动,进城挂职教师影响推动,城乡教育深度融合指日可待。”据了解,目前,该市共有7名省特级教师,到偏远农村支教的就有3名。

  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培训也被列为每年市政府要办好的实事之一。从2013年起,该市每年设立650万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起了国内外、省市县六级培训体系,每年培训教师达30000人次。

  欢快的锣鼓、轻扬的水袖、三弯九动十八态……每天的大课间活动,该市马店社区陆家村小学操场就变成了“秧歌的海洋”。“陆家村小学紧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的发源地——东小屯村,利用这一优势,学校把秧歌定为学校特色,并邀请我们向学生们传授原汁原味的秧歌技艺。现在,从老师到学生都成了秧歌‘行家’,几乎人人都能扭一段儿。”看到古老的秧歌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学校特聘顾问、胶州秧歌第六代传人杨茂昆高兴地说。

  “学校特色建设已成为我们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刘兴德说,“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受益,通过纳入学校办学评估、实施科研课题引领等措施,80%农村学校形成了独具底蕴的办学特色。”

  让设施信息化推进学校现代化。胶州市坚持微机优先为村小配、设备优先为村小装,一年来,投入4000万元,实施“ 逐步成为现实。

  秋季开学第一天,该市李哥庄镇第二小学新建成的塑胶操场一下子把孩子们吸引住了,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在操场上追逐、嬉戏、欢呼雀跃,很多孩子怕把新操场弄脏了,都脱了鞋子在上面玩。

  “看到孩子们在新操场上欢闹的景象,我真是比孩子们还要高兴。去年夏天,我来李哥庄镇第二小学支教,学校连运动场都没有,上体育课只能在村里的一条水泥路上。后来有了一块200米跑道的沙土操场,今天又有了塑胶操场,一所村级小学一年多时间就经历了两次巨变。”来自城区香港路小学的支教老师耿进富感慨万千。

  感受幸福的不仅仅是李哥庄镇第二小学500多个孩子,还有该市其他农村小学的3万多名学生。为彻底改变农村孩子体育锻炼“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状,今年6月份,该市启动了“农村学校操场塑胶化工程”,投资3600余万元为农村学校新建塑胶操场40个,共占地22万平方米,加上前期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的68个塑胶操场,至9月份,该市实现了中小学塑胶操场全覆盖。

  农村孩子也坐上了“大鼻子”校车,是该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个大亮点。该市拨款6000余万元,对标准校车实施政府补贴,为全市58所农村小学配备了258辆冬暖夏凉的“大鼻子”校车,使全市居住场所离学校1.5公里以上的2万多名农村学生受益,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得到根本上保障,受到学生和家长称赞。统一的黄色“大鼻子”校车、和蔼可亲的护导员、温馨的车厢文化,成为流动在胶州广大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青岛胶州市委书记张德平告诉记者,“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教育民生作为底线民生,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根本目的就是夯实教育公平这一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改革成果。”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