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是一项要求极高、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考核县级政府“真金白银”投入义务教育多寡和成效:本县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必须百分之百达到省颁标准。
在全国版图上,省会合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襟江而又拥湖,万里长江一衣带水,八百里巢湖拥入城中。清末巢县本土诗人汤长吉《望巢湖》一诗,写出巢湖之美之壮观:“面面山环抱,湖光一镜幽。夜深孤月朗,波阔远天浮。四越雄心阻,三分霸业休。平时闲眺望,一派尽渔舟。”今天,沿巢湖东北至东南,呈月牙形分布着合肥市辖1区2县1市。它们是瑶海区(含新站区)、肥东县、长丰县及巢湖市。2014年初冬,它们带着渴望和期盼、满腔激情地接受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的检阅,取得骄人成绩,尤其在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考核得分方面,4个县(市)区平均分值达到95.5分,居全省各市第一。加上庐阳、蜀山(含高新区)和包河(含经开区)3个行政区,合肥市已有7个县(市)区跨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行列,数量占全省近五分之一。荣誉来之不易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是一项要求极高、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考核县级政府“真金白银”投入义务教育多寡和成效:本县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必须百分之百达到省颁标准。
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即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评估标准为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差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差异系数的值越小,说明县域内校际间的差异越小,即学校间的均衡程度越高)。
从组织领导、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五个方面用21项指标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不得低于85分。
随机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对象为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及学生等不同群体。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得低于85%。同时设定了多项“一票否决”,并要求“开发区、高新区、实验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所属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工作一并纳入所在县(市)区的工作部署和督导评估。”
创建的基本过程是,县(市)区自评—市级复评—省级抽查—国家评估认定。2014年初,安徽省有55个县(市)区完成自评,经过市级复评淘汰几个,再经省级抽查又淘汰一部分,报教育部预审再次淘汰若干,最终确定34个县(市)区进入国家评估认定范围。与瑶海等4县(市)区同步迎接国家评估认定的既有安徽省传统的教育强市代表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山区,芜湖市弋江区、三山区,安庆市大观区,蚌埠市禹会区、淮上区以及黄山市黄山区等;又有广德县、铜陵县、霍山县、宁国市、天长市、固镇县等一批颇有名气的安徽省教育强县。
在国家评估认定的前两天,教育部才将在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库中随机抽出的安徽省受检学校名单公布,抽样按照3+3+1,即3所初中、3所小学,加1所教学点(市区不查)。4县(市)区抽样学校如下:瑶海区(含新站区)和平小学、临泉路二小、竹溪小学(新站区)、行知学校、38中、78中(新站区);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校分校,撮镇学区中心校、实验小学、四中、六中、马集初中及元疃学区杨祠小学(教学点);长丰县岗集镇中心校、戴集中心小学、师范附小、阿奎利亚学校、城关中学、朱巷中学及双墩镇旧镇小学(教学点);巢湖市柘皋镇中心小学、中庙街道中心小学、烔炀镇中心小学、三中、七中、沐集镇初中及福和希望小学(教学点)。
可以看出,抽样学校点散面广,学校规模差距甚大。巢湖三中在城里,沐集初中则距离市区单程60公里。长丰县旧镇小学仅有18名在校生,而城关中学在校生突破3000人。
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义务教育体量与规模迅速扩大,加之农村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原住人口大幅度萎缩,“空巢”现象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成为义务教育发展难以回避的现实。原本存在的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的差距也随之进一步拉开。
立志如山,行道如水
俗话说:“志不如山则不能坚定,行不如水则不能曲达。”义务教育从“两基”攻坚到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是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它是现阶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最为全面、最为权威的评价。作为省会,合肥市一直秉承“全域教育,城乡统筹、全市推动均衡发展一体化”的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思路,自2008年以来,3年一周期,市政府先后出台3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件。2013年出台的《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实施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及素质教育等三大提升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打造合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升级版”的战略目标。
一张科学严谨的蓝图,一条清晰可行的路线图,浓彩重墨,破蛹化蝶。从市政府到各县(市)区政府,再到街道乡镇社区;从工作方案,到确定具体时限、方法和步骤等,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不再是教育部门“独台戏”、督导部门“独角戏”,而是拧成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社会支持一股绳。
按照省里规划,瑶海等4县(市)区2014年必须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这关系未来5~10年义务教育发展走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加大统筹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有力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一个提高、三个增长”,实现法定要求。同时,按照“雪中送炭、抬高底部、倾斜薄弱、补齐短板”的思路,多次进行逐校、逐项摸底,量化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编制“整改补缺清单”,随即补齐“缺口”、补足“短板”,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全面达标。紧抓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市级统筹协调的作用,强力同步推进新站区和瑶海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省迎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检动员会上,徐静平局长代表合肥市作了《统筹协调、通力推进,合肥市同步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功能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发言,务实、有效的做法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赞许。
各县(市)区广泛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的目标和任务、政策法规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保证满意度测评顺利开展。其中各县(市)区印制的简洁明了、吸引人眼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系列宣传画”得到省教育厅督导部门肯定,推广至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