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学生启航工程”,对本科新生进行专业入门教育和专业兴趣培养;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招生、大类培养”和“专业招生、分流培养”以及辅修等培养方式,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安徽大学坚持把创新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构建多元育人模式,聚集整合育人育才资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探索多元育人模式 培养复合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工科和应用学科卓越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等培养计划顺利实施,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工作有效开展,形成了文理相融、理工互通、主辅修结合、校内外培养互补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成立文典学院,设立“卓越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实验班、“生物2+2”英才班、“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应用经济人才”和“卓越新闻人才”实验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实施“大学生启航工程”,对本科新生进行专业入门教育和专业兴趣培养;全面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招生、大类培养”和“专业招生、分流培养”以及辅修等培养方式,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完善实践育人机制 提升综合素质。以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平台,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哲学与思维构建”“历史与文化传承”“文学与艺术审美”、“科学与技术创新”“自然与生命探索”“社会与经济发展”等六大素质教育核心模块,建立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出台《安徽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践教育的指导性意见》,积极构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多元融合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加强实验课程改革,加强对毕业实践、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近五年来,学校共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45项,立项大学生创新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项目230项,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中共计获得国际性奖励16项、全国性奖励552项。

  加强教学内涵建设 提高专业素养。增设了一批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专业,提升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进一步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实现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国家级立项全覆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收效明显;分级建设精品课程,促进教学资源共享。院系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和建设不断深入,公共课教学改革取得实效,3项成果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互联互动,各层次人才培养衔接贯通,德、智、体、美教育融为一体,教书、管理、服务、文化、实践育人合力推进,学校、社会、国际合作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融合式人才培养机制。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