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发动万名师生,组建社会实践国家级重点团队1支,省级和校级重点团队87支,院级重点团队244支,班级团队298支。

  今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发动万名师生,组建社会实践国家级重点团队1支,省级和校级重点团队87支,院级重点团队244支,班级团队298支。

  志愿者们走进农村、深入社区,行程遍及安徽、云南、四川、山东、青海等10多个省市70多个县区近千个乡村和社区,在基层一线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宣讲——弘扬时代主旋律

   理论宣讲是安徽师大这所地方重点师范大学的传统和优势。今年,学校组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讲团国家级重点团队,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宣讲,担当社会责任、弘扬时代旋律。宣讲团走进社区,阐述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价值观内涵;走进中小学,将理论生动化、形象化,核心价值观变身身边小故事;走进乡镇,美好乡村建设中无不镌刻核心价值观的印记。宣讲团每到一处,都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经过大学生们深入浅出的介绍,才第一次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生活这么近”,石台县大演乡的一位老党员听完学生的宣讲后激动地说。

  “老师要求我们去亲身去体验百姓情感和需求,从而将真实细微的事件、情节融入到系统的理论中,让宣讲活动更能为受众接受。为此,我们备尝艰辛,也成长很多。”宣讲队员张钰谈起实践过程时依然十分激动。

  支教——唱响爱的主打歌

  8名志愿者、49个小时、6次转乘、跨越2080公里远赴四川洪雅县柳江中心小学开展“红烛行动”爱心支教活动。这是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安徽师范大学志愿者第七次赴川支教。与此同时,13名爱心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连续第四年为大别山腹地岳西县毛尖山乡的留守儿童开展亲情陪护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日子里,实践队员们与毛尖山乡的孩子们同吃同住同成长。“是那一声老师您明年还会来吗,让我和小伙伴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坚守。”实践队员吴涛涛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道,“大山深处的实践使得我和队友们能够安静地与心灵对话,反思当下的生活,思考肩负的责任,这对90后的我们来说的确是一种历练和蜕变。”

  在安徽师大,像这样连续数年接力爱心支教的实例不胜枚举。五四爱心学校、平民电脑学校、社区美术学校、“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等已经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实践品牌。这些实践品牌中蕴含的人文气息、公益理念得到了一届又一届师大学子的传承与发扬,涌现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吴青山,“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周琦等120多名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

  调研——寻找文化干细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活灵魂,今年学校组织36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当代价值”主题文化实践团队,围绕区域文化、家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开展调研。“家庭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关键纽带,家教使人获得进入社会的基本品质,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载体和具体体现,家风文明不仅是建设美满家庭的基础,而且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全国师德标兵路丙辉老师在家风调研团队培训时说道。

  “原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离我们很远很抽象的‘高大上’,而是离我们很近很具体的‘青草根’,我将充分地汲取本次调研活动的养分,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言人。”调研队员徐飞如是说。

  环保——播种绿色的种子

  作为全国第一家开设环保教育必修课程的高校, 安徽师大在联合国人事司原副司长、安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翁盈盈女士和“博爱基金”的资助下,创新思路将环保教育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和工厂社区,组织107支环保团队近千名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环保知识宣教和长江水质、农村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防治、企业环保现状等实践调研活动。“我们通过废物利用大赛、低碳知识竞猜、环保短片赏析等活动课程与小朋友们交流互动,目的就是要在孩子们的心间埋下环保的种子。”江淮环保行实践团队队长朱姗在实践日志中写道。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动情地说,“社会实践活动是真、善、美教育的广阔园地,是爱心、责任心培养的肥沃土壤。青年学子要在接地气的实践中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知行合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海兵 刘长生 特约通讯员:袁黎平)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