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村校:条件好了 办学难了

  “硬件越来越好,但是遇到的问题和办学困难越来越多。”这几乎成了30位山西吕梁地区的中小学校长、老师们的一致观点。

  中国计算机学会近日资助30位山西吕梁优秀校长、中小学教师到北京学习。这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对吕梁地区扶贫的第14个年头。

  今年,除了安排老师们到门头沟大峪中学、丰台实验学校、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等学校实地学习交流,计算机学会还特意组织了一场中小学校长论坛,邀请教育学者、北京中小学校长与吕梁地区的校长们进行一天的交流。

  有20多年教龄,当过小学中学老师,做过班主任、校长的岚县土峪中学王伟剑感觉现在校长越来越难做:“教育行政化带来一堆难题,我统计过,能管到学校的机构有26个,校长要同20多个部门搞好关系,随时会被检查,会被通知去开会,校长还要管理教学,管理学校,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应该是个独立机构,这样校长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研究教学。”

  相对大城市的课改,王校长感觉山区学校课改很难推广,拿他所在的学校来说,教师中85%已经50岁至60岁,教学理念老化,热情不高,但新教师专业基础差,不能承担好教学任务。

  此外,王伟剑还提到其他许多问题,比如,农村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儿童多,家庭经济条件差,孩子们不知道读书干什么。

  这几点都得到其他老师认同,岚县岚城小学校长牛怀德先后在3个学校工作过,当了7年校长,对于在山区当校长,他感触很深,在他看来,山区校长不仅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工作受干扰多,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甚至受到欺负,因此一些校长只好维持现状,不思进取,无法有效管理。

  更令人忧心的是,虽然现在学校的硬件条件较之从前有很大改善,但学生的家庭情况反而更无法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牛怀德校长曾在一个乡镇对5到18岁的青少年做了一个调查,40%来自单亲家庭,60%是留守儿童,初中毕业后失学的比例也很高。

  “山区孩子需要特别的关注,这种关注要从小处细节入手,不能好高骛远,心理教育非常重要。”牛怀德认为,现在山区与外界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教育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岚县梁家庄中心校的李荣梅老师也提到了贫困地区的家庭问题,在她所教的班里,家庭健全的孩子不到半数,有些母亲是当年被买来的,后来或者离婚,或者不辞而别,许多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缺乏母爱。

  说起学生的家庭问题,每个校长和老师都有一肚子话。冯模兰是岚县育红中学教师,看到孩子在青春期因为缺少关爱,或者与家长缺乏沟通而强烈逆反,甚至出现长期到网吧打游戏、早恋、偷东西等恶习,心里非常痛心,她特别希望能够从事心理辅导,因为在全县近20万人口中,没有一个心理辅导教师,但是由于自己不符合要求,这一愿望至今无法实现。

  “我们在十几年的教育扶贫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这几年最突出的就是把高考当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单纯追求上大学的比例。有的县把财政收入的1/3用于高中的建设,但是对整个县的教育质量提升改观不大。”中国计算机学会的秘书长杜子德是吕梁扶贫的倡导者,14年中,每年都要到当地待上几天,到偏远的农村学校转转,他用“越来越糊涂”来形容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感觉。

  杜子德赞赏那些“会想办法”的校长。他认为来自岚县社科中心校的郭爱珍就是这样善于利用外部资源的好校长。去年计算机学会志愿者到吕梁扶贫时,郭爱珍校长主动找到志愿者,提出希望在学校建立一个图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春明博士经过努力,成功帮他们募集到1000多本图书。

  “一个好老师就是一个好的班级,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力量逐步影响他们,慢慢改变当地的教育面貌。”虽然知道很难,但杜子德相信做事总比不做好。(本报记者 李新玲)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