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略阳县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基础教育事业呈现出内涵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学前教育势头强劲。认真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投资6300万,建成标准化公办园22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2%,较2010年提升14.7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位居全市发展前列。编制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公办园覆盖全县所有乡镇。2014年,拟完成3所公办园新建改扩建工作,截止目前,已竣工1所,其余两所在建。添置配齐幼儿园办园内部设施,持续改善办园条件。有序开展秋季学期幼儿招生入园摸底工作,力争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8.2%以上,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城乡群众。逐步推进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合理分离,在各镇单独设置镇中心幼儿园机构,适应学前教育快速发展需要。根据规范化公办园省颁标准,制定出台幼儿园分类评估实施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类、二类和三类幼儿园达标创建和评估命名工作,推行分类管理,规范幼儿园保育保教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邀请城固师范等学校幼教专家,分4批次为全县180名在职幼儿教师开展业务拓展培训,幼教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基础工程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精神,不断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严格对照标准化中小学、幼儿园省颁标准,分批次为各级各类学校添置教学设施,梯次实现同一县域不同学校软硬件配置无差异。全县规划从2013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完成89所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创建标准化学校38所。启动实施东关小学、嘉陵小学两所城区学校扩容改造项目,破解城区小学教育设施落后、容量不足难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方面,编制出台实施方案,探索推行教师“以县为主、县管校用”的无校籍管理,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行教师个人编制、身份管理与岗位使用相对分离,通过校长转任交流、跟岗学习,教师支教帮扶、团队交流、联片研修等方式,推动名优师资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中心小学向村小完小之间合理流动,力争3年内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破解教师资源分配不均、优质师资过于集中等难题。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确保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铺得开、留得住、用得好、见效快。

  普高教育突破提升。2014年,略阳天津高级中学在优质生源稀少的情况下,高考再次取得骄人成绩。突出表现在:一是上线比率持续增长。全校参试学生755人,本科上线达到548人,上线率72.6%,较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二本以上上线258人,上线率34.17%,较去年提高3.2个百分点。二是优生培养刷新纪录。三名理工类学生高考总分突破600,分别达到600分、604分和635分,填补学生高考总成绩600分以上历史空白,创下历年最好成绩。三是“低进高出”年年突破。从全县2011届初中毕业生入校成绩(入口)与参加今年高考上线人数成绩(出口)的对比情况看:该校2011年招录中考A等级学生103名,今年高考一本上线67人,二本以上上线103人,上线率100%;2011年中考成绩在B等级以上人数为512名,今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为258人。四是复读学生增分明显。从高考成绩上线情况看:复读学生中,有3名高考分数在三本线之下的学生入围二本以上大学;有20名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之下的学生入围国家一类重点大学。从考生高考成绩绝对增幅统计结果来看,204名复习生中,分数增幅超过100分、80分和50分的学生分别达到20人、48人和113人。丰硕的育人成果,将极大地增强全县干部群众对办好略阳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

  职业教育特色彰显。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加快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县职教中心按照“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思路,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率先打通中职直升高职上升通道。实行在县职教中心开设专业,让本县学生就近入学,降低学习成本,提升入学率。强化学科建设,两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示范专业。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实施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训的“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新举措,推行专业课“项目”教学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技能方面,近两年,10余名职业教育学生,先后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职组)中获奖。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职教吸引力逐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扩宽职教业务,开办汽车驾驶学校和电大培训学校,服务职成教育多元发展需要。成人教育发展迅速,承办县人社、组织等职能部门开展的各类培训,累计完成各类人才培训1万余人次。郭镇、徐家坪镇、接官亭镇等镇农技校,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农技校”,职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文/侯云双)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