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研讨回归常态
章云副校长强调:要从制度与机制层面保证教学研讨活动持久开展 
 

★学校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内涵发展,人才培养是根本,本科生教育是基础,开展好教研活动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着助推器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对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面对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形势,只有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由“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教师,教学生学”,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主动学,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最根本的是要从制度与机制层面来保证。一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通过制度安排让教师回归育人之根本上;另一方面,要教师明白教学与科研是相通的、相互促进的,教研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科学研究,要将科学研究的方法贯穿到教学研究中。同时,还要从机制上去吸引科研工作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教研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教研活动才能重焕生机,发挥其重要作用。

 src=

前不久,广东工业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自动化学院相继召开教学研讨会,从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入手探讨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呈现出许多亮点,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良好反响。教务处专门编印《教学简报》特刊发到各教学单位,倡导教学研讨,推动教学研讨回归常态,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促进我校本科生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分步推开教学研讨,逐步形成全校教学新风尚,正在成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实践。“学校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内涵发展,人才培养是根本,本科生教育是基础,开展好教研活动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着助推器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对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学校分管本科教学的章云副校长说。

教研事关教育质量提升

众所周知,教研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关系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重要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许多教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新模式等等,都需要不断切磋,互通有无,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艺术。

应用数学学院长期以来把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每个学期组织形式多样、主题不同的教学研讨,从未间断过。金朝永院长说:“大学数学是我校学生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教学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如果教不好,学生学起来就会枯燥乏味,就谈不上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开展教研活动,老师们不断有新的观念和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不仅效果好,兴趣也足。”

“学校近些年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重基础、强能力、多样性、个性化’的本科生培养理念。教研活动能够不断让老师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课上得学生喜爱,把教学活动搞好。学习基础好,学生学习后劲就强。”教务处何汉武处长一语道出了教研对人才培养质量乃至学校教育质量的深层次影响。

关键在改进教学观念、方法 

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培养目标和实现途径,开展研讨。老师们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外准备、课上展示、师生点评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逐步实现语言交流无障碍的培养目标,同时带动大家学习英语的热情。

谈到教学方法问题,应用数学学院柏建军老师颇有心得。他说,“建立课外学习小组经过尝试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以宿舍为组成单位,设立小组长,针对老师布置的问题集体讨论学习完成,老师定期给予指导与辅导。自主学习内容考核采取抽查方式,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所布置的问题,正确的加分(平时分),不正确的不减分,但如果没有学习布置的问题,则小组的成员都减分。”对此做法,吴泽龙同学充分肯定,“这比以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趣多了,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团体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还可以相互学习同学们的学习方法,促进大家的相互了解,可谓一举多得。”

广东工业大学在进行大规模本科生培养的同时,还探索实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先后成立了创新实验班、卓越工程师班、校企联合班,以及其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班等等。不同专业,以及同一专业不同培养类型对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需求是不是一样?公共基础课教学怎么开展,才能符合学校及院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学生与非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是否相同?学习内容是否相同?培养模式是否相同?这些共性的问题在英语、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中都存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一刀切”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显然跟不上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外国语学院陈晓茹副院长说,“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养类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教学是开展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效果很好,学生获益,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章云在不同教研场合多次指出:面对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形势,只有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由“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教师,教学生学”,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主动学,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研活动要长期坚持下去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教研活动是普遍现象,教师参与研讨的热情很高。为何这一热闹场景被冷落多年?何汉武分析说,既有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又有教师住得分散而且距学校远等多种因素造成。随着高等教育质量战略提上日程,与之密切相关的教研活动将重现昔日的光芒,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道风景线。

“从数学、英语、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教研活动入手,逐步向专业课推进。”对接下来如何持久性地开展好教研活动,何汉武谈了自己的打算和思考。“公共基础课涉及的学生面更大,先做好公共基础课的教研活动,学生受惠就更多更大。”另外,“应倡导多样化的有组织性的有主题教研活动,比如应用数学学院搞的是会议形式的教研活动,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先让老师讲课20分钟,再展开讨论。这都是很好的做法。而那些或茶余饭后,或三五老师碰到一起简单交流等浅层面的随机性的研讨是很难深入的。”

如何推进专业课教研活动是各专业教师关心的话题。外国语学院蒋澄生院长说,将从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学院尝试推开,让学生主动学,有兴趣地学。而自动化学院就创新实验班、卓越工程师班和IC基地“2+2”实验班的教学举行了多次研讨会。王钦若院长说,以“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推行PBL、CDIO等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深层次改革,这将对课程大纲、教学安排、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带来新的变化。思路是先试点再稳步推广。

如何防止开展教研活动不是一股风?章云表示,“最根本的是要从制度与机制层面来保证。一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通过制度安排让教师回归育人之根本上;另一方面,要教师明白教学与科研是相通的、相互促进的,教研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科学研究,要将科学研究的方法贯穿到教学研究中。同时,还要从机制上去吸引科研工作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教研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教研活动才能重焕生机,发挥其重要作用。”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