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士龙)近一年来,全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电视、电台、报纸、网络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工作进行了大量宣传,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形象的积极转变,弘扬了教育的正能量。新的一年,教育宣传工作将更加深入,在促进教育改革方面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一、在宣传工作格局上,实现由单兵作战向整体联动转变。宣传工作是全市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教育行政部门、职能单位、基层学校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为此,2014年,市教育局将强化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教育宣传工作考评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和推进宣传工作的落实。每月统计汇总各单位信息宣传情况,以通报的形式公布各校投稿篇数和用稿篇数。年底统一量化考核排名,评定全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表彰先进个人。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宣传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把宣传工作抓实抓好。二是强化沟通交流,不断巩固系统上下的宣传意识。组织开展教育宣传交流研讨活动,大力推广教育宣传方面有特色、有内容、有成效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引导学校提高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投入力度,改进宣传工作方法,提高宣传工作成效。三是加强通讯员队伍培训,花大力气提高专兼职通讯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信息上报的质量和效率。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宣传工作会议,通过邀请专家讲课、派出学习和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通讯员工作水平。
二、在宣传工作内涵上,实现由动态宣传向深度宣传的转变。2013年,我们做到了教育动态新闻的全覆盖,确保了系统内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实现了重大新闻题材宣传不隔天。但是,从整体上看,宣传工作在促进全局工作的把握和升华上还缺乏系统性,在重点题材的挖掘和报道上还缺乏深刻性,宣传工作还不能达到有力引领和助推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标准。下一阶段,教育宣传应全面把握局工作重点,强化宣传工作组织策划能力,集中人力,开展重点宣传。一要抓好中心工作的宣传。紧扣师德师风建设、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民生实事等中心工作,选准角度、突出特色、深挖细剖,及时宣传推介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二是抓好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做法,从基层教师中挖掘一些典型的人物,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先进事迹来弘扬正气,创设积极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提升我市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要抓好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针对教育收费、中小学生减负、人事制度改革、招生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吃透政策、把握方向,准确地宣传我市教育系统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四是抓好主题活动。以推出“教育强市江城行”、“教育实事惠吉林”、“最美教师带行风”、“教师热点听师说”等几个重点栏目为载体,进行系列化的深度报道。
三、在宣传工作形式上,实现由平面媒体向多种媒体的转变。要进一步拓展宣传工作的途径,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吉林市教育信息网这个主要平台,办好“师说”栏目的基础上,在江城日报、江城晚报上开设专栏,定期报道我市教育方针政策、改革动态和发展成果。同时开设“教育拍客”、“教育微视频”、“网络直播访谈”、“校园直通车”等专题栏目和访谈节目,使教育宣传工作呈现全媒体、大宣传的工作态势。及时向新闻单位提供信息,对媒体采访积极配合,为记者报道提供更加及时、有效、周到的服务。加强与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各级教育类报刊联系,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主动与各级各类媒体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各级各类媒体的支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有影响力的生活类媒体和各大网站开展教育宣传,扩大教育的影响力。
四、在宣传工作效果上,实现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2013年,全市各单位上报信息8000多条,实现了数量上的饱和性宣传,但由于受人力、设备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基层单位的典型经验、优质学校的办学特色、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宣传。今年,教育宣传的视点要集中到教师、学生、学校、课堂等教育深层领域,要深入基层搞调研,抓焦点、挖特色、直面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教育和群众零距离。通过宣传工作,鼓励和弘扬教育的行风正气,推动钻研、创新之风,培树办学育人先进典型,进而推动我市教育的快速发展、健康发展。
新形势赋予了教育宣传工作新的任务,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方位了解和把握教育工作情况,扎扎实实做好研究总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协调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力争为教育事业发展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适时发掘和推出我市教育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建构我市新时期教育宣传工作的科学运作机制,开创教育宣传工作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