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教育总体均衡,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异。为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两方面的基本功能,切实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近年来,宁波市扎实推进四大举措,强力助推教育公

宁波市教育总体均衡,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异。为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两方面的基本功能,切实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近年来,宁波市扎实推进四大举措,强力助推教育公平。

举措一: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宁波市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较多,强调基础教育的战略性地位,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好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投入问题。

1、积极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受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制约,并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调整。2001年之前,基础教育权力下放,宁波大多数农村地区实际由乡级政府和农民承担的义务教育责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宁波原有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开始出现一系列问题:2000年前后,宁波乡镇财政差距拉大,有的乡镇年可用财政超过亿元,有的则不足千万元,这导致乡镇之间教育投入不均衡,部分乡镇的财权跟事权不相称,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理,经费投入不足,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宁波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了由县级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主要职责。根据国务院要求,结合宁波实际,宁波市顺势而为,积极推进管理体制调整,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经过几年建设,宁波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投入总量不断增加,政府投入所占比重大幅提高,农民负担逐步减轻,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素质普遍提高,教育发展日趋均衡。如宁波市江北区,调整管理体制以后,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统筹城乡教育布局规划和城乡教育资金筹措的新机制,实行城乡一体规划,统筹资源配置,城乡学校统一预算,增加农村教师收入,调整学校布局,该区现在共有28所学校,已有20所学校通过的了标准化建设,其中11所为农村地区学校,超过通过学校数的一半。

2、加大教育经费转移力度。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宁波市不断加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后,宁波市部分地区政府同样财力较为薄弱,地方税源较少,政府难以承受义务教育经费的巨大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宁波市及时建立规范的市级财政责任的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承担基础教育直接责任,向财力不足的县区转移财政资源,逐步减缓并解决基础教育财政不均衡问题,为相关地区稳步发展基础教育奠定财政基础。

宁波市构建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目标,即保证经济薄弱地区基础教育的资金供给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明确承受方,确定低于宁波市相关标准的县市区方可享受相关政策,确保转移支付的针对性。三是明确支付模式,根据相关地区教育经费供求实际情况,施行总额比例补助和分项补助,优化转移支付效能。近几年,宁波市持续对象山、宁海、奉化等地实行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帮助这三个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市县发展教育事业,2007年全年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总额达8千万元。同时,自2002年起,宁波市对经济欠发达的16个乡镇、4个片区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助”政策,惠及3.5万名学生。

举措二: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硬件资源

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保障,其中合理配置硬件资源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表现。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宁波市农村学校硬件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学校建设。针对以上情况,宁波市着力开展三项建设合理配置硬件资源。

1、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是加强薄弱学校硬件建设的良好契机。按照“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工程”要求,宁波市组织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硬件配备水平、学校拨款标准、信息平台建设、人员培训等“四统一”的学校标准化建设。至2007年,全市所有乡镇均建成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一所标准化初中。其中,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达标率为85%,75%的学校通过省标准化验收。各类中小学校园真正做到了布局合理、结构安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总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为宁波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2、推进学校集约化建设。按照“高中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学校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每乡镇努力建好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要求,全面开展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努力通过一次改造来打造一所名校,学校建一所,亮一所,改一所,优一所。这使得部分学校规模扩大,学校硬件建设得到巩固加强,目前农村地区最好的房子是学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城区的学校。宁波七中曾经是城区中一所办学艰难的学校,一度学生外流,教师抱怨,社会有怨言。2000年对其进行改造,斥资三千多万,改造好的七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现已成为江东地区的名校和龙头。

3、强化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有力推动器,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带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2000年,宁波市颁布并实施《宁波市教育局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实施意见》;2003年,农村初中、中心小学和2/3以上的完小实现计算机网络互联;2007年,所有农村学校的仪器资产值达到4.21亿元,目前江东计算机人机比达到7:1。事实证明,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了农村地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来源,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宁波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举措三:切实加强薄弱学校师资,促进校际软件均衡

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与学校的硬件水平互为表里,共同支撑起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宁波市农村学校师资队伍较为薄弱的实际情况,宁波市教育坚持两手抓,既抓硬件又抓软件,在软件方面重点抓师资队伍建设。

1、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程。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是推进高水平、高质量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多年来,宁波市高度重视师训工作,着力于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推出了经济欠发达镇乡(片)教师免费培训制度。2005-2007年三年内,对全市2.5万余名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选拔培养1000名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切实提升了农村教师水平,增强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

2、推进强校对弱校的结对帮扶工程。开展学校结对帮扶可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极大程度推动城乡教育和谐发展,实现城乡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宁波市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鼓励中小学人员在区域内学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分布。如宁海“1+1”教育共同体建设,其含义就是一所城区强校结对一所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在这个共同体当中,人员身份、编制等都保持不变,教育局对这个共同体实行一体化考核,这样的机制带来了共同体内师资的自由顺畅的流动,促进了强校和薄弱学校的均衡发展。

3、形成教师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城乡教师跨校互聘兼课(兼职),形成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推进高水平教师资源的共享。通过采取城镇骨干教师带徒、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挂职等方式,为农村学校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实行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教师的职称评审政策向农村教师倾斜;引导和鼓励具有教师资格人员特别是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以尽快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推进宁波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去北仑区农村教师存在“下不去,留不住,提不高”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北仑区施行同区同待遇,增加教师教育培训、深造提升机会,并投资180万配置9辆教师交通车等政策,有效推动教师流动,既使得北仑农村教师队伍日渐稳定,也吸引更多高水平教师愿意到北仑农村兼课,切实推进师资力量教师共享,使薄弱学校师资得到加强。

举措四:深入关心弱势群体,保障特殊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

宁波市坚持不让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教育欠发达地区,不让经济困难的家庭成为教育贫困家庭,努力通过教育的发展来实现地区发展,实现家庭脱贫。

1、实施“两免一补助”政策。宁波市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部分山区、海岛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为切实减轻这些地区农民负担,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2002年7月,颁布实施《宁波市对经济欠发达乡(镇)教育扶持实施暂行办法》,免除全市20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和片区3.3万中小学生的杂费和住宿费,同时对那些占经济困难家庭总数50%的学生家庭每年给予420元至560元的政府补助。据统计,政府为全市欠发达乡镇、片区学生减免、补助的费用每学期达1450万元。从此,“两免一补助”名词从宁波走出,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开来。

2、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环境。近年来,宁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快速增加,宁波户籍人口560万,外来人口有340万,外来人口子女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有24万人,占宁波义务教育阶段全部1/3多,在浙江省绝对数最大,这是宁波既要解决好又很难解决好的问题。他们的父母是宁波的纳税人,是宁波的建设者,他们是宁波未来的新公民,必须高度重视。宁波市以当地政府为主管,以公办学校为主要接收单位,只要符合条件,就可完全享受同等待遇,目前有65%的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上述措施切实改善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环境,全力保障了他们获得同样的受教权利。

3、对各级各类宁波籍贫困学生制度全覆盖,实现全保障。从人本角度看,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和三残学龄儿童需要得到更多关注,这样的孩子依旧要读书,要发展,他们获得平等的受教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据此,宁波市最先对宁波籍贫困学生实行义务教育段免费教育;高中段具有低保证、特困证等相关证明,仍可享受费用全免;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学资助3000元,现在已提高到5000元。这些政策的广泛实施使得宁波籍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无忧,就学享优,学习求优,切实保障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